• 67阅读
  • 0回复

为人民服务不辞辛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3-17
第3版()
专栏:

为人民服务不辞辛苦
北京市新街口电信站送报班放着两本登记簿:一本是“退报登记簿”,一本是“死报复活簿”。前一个簿子上登载的退报逐月减少,寥寥无几;后一个簿子上登载的“死报复活”却逐月增多,密密麻麻。
电信站的送报员们,经常碰到一些姓名不清、地址不详,甚至姓名地址都写错的电报,他们把这种电报叫做“死报”。过去每逢这种情况,就在退报簿上登记,在电报单上面打一个“无法投递”的戳记退了回去。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新街口电信站送报班的同志们一次再次地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经常用“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的教导,来鞭策自己,千方百计地把“死报”送到收报人手里,获得了广大群众的热情赞扬。
有一次,这个站要送一份电报,地址是“西城区六合胡同七号”。送报班值白天班的同志跑了一天,查遍了六合胡同和周围街巷的所有门牌,都没有找到收报人,只好把电报退回去。可是到了晚上,这封电报打着“再送”的戳记又发了回来。值夜班的送报员刘文玉拿到这份电报,又去六合胡同试投,还到街道居民委员会调查,仍旧没有结果。已经是深夜了,刘文玉拿着这封电报认真思考:别的区域会不会有与“六合胡同”相近的地名呢?他想到邻近有个“合子胡同”。这个合子胡同不属于他投送的范围,如果把电报转到界外别的送报班再送,就会拖长时间。他决定越界投送,结果在“合子胡同六号”找到了收报人。这封“死报”复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