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在南京长江大桥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3-18
第4版()
专栏:

在南京长江大桥上
朝鲜新闻工作者代表团
我们在中国有名的古都南京,参观了飞架在城北长江上的大桥。
在大桥管理局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搭乘桥头堡的电梯登上观望台,宏伟优雅的大桥全景就立即收入眼底。
讲解员同志讲述说,这座长江大桥是中国英雄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创造的大纪念碑,是他们发挥自力更生革命精神取得的伟大成果。接着讲解员详细给我们介绍了大桥的规模、结构和建设的过程。
连接中国南北大动脉的长江大桥,横跨江面的正桥就有一千五百七十多米,建桥使用了十万吨钢材和一百万吨水泥。一听介绍,即使没有看过大桥的人们也能推测到这座大桥是多么宏伟和牢固。
南京长江大桥由正桥和向江两岸远处伸延的引桥构成。正桥分上下两层。下层行驶火车,上层通行汽车和行人。
正桥下层的铁道是双轨,可供两列火车同时对开。
我们走到大桥中央停步俯瞰,只见一个个桥墩,好象巨大的堤坝一样,深深插在碧波回旋的江水之中。
长江大桥管理局的一位负责人指着这横断面足有四百平方米的桥墩,讲起了下面的故事。
原来,桥墩的水下作业是桥梁建设中最艰巨的工程。长江水深有四十米。因为水流湍急,水下作业便更加困难得多了。
建设工人没有在这样深水中工作的经验。就当时所知,如果不进口外国的特殊设备,就不能在深水中进行潜水作业。
但是,用自力更生革命精神牢牢武装起来的中国桥梁工人,决心要用本国的设备进行水下作业。
工程师王超柱和胡宝玲潜水作业组的组员一马当先,创造了水下作业的新纪录。他们不管水压引起的头晕呕吐,深深潜入水底,为建造适合水下地质的桥墩,测出了水下的地质状态。
大桥管理局的领导同志又说,桥墩建设工地的建桥工人,在沉井被急流冲走的危险时刻,他们高喊着:“豁出命来也要保住沉井”的口号,摇着舢板战斗在狂风恶浪之中。他们在水上连续奋战了四十多天,用延长锚绳,接长电线的办法,终于保住了沉井,加速了大桥的建设。
我们在听介绍的时候,满载货物的火车正络绎不绝地从大桥上通过。
讲解员同志说,为了减轻对铁桥的震动和保证大桥的安全,加固了铁路的底基,并把铁轨焊接成长达四百八十米的长轨。解放前,一节节笨重的车厢用轮船装运过江要用两个小时,现在有了大桥,只用两分钟就可以过江了。
解放前,船夫在惊涛骇浪中受尽了苦处,把旅客、货物和车辆渡运过江。江畔不时传来船夫们的长吁短叹和凄惨的哀声。今天,愉快的劳动歌声响彻在长江两岸。
这时,满帆的木船,吐着浓烟的轮船,不时地在桥墩之间上下穿梭而过,仿佛是在证明讲解员讲述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桥高一百二十米,即使在洪水最大的时期,万吨巨轮也能从桥下自由穿过。
我们通过桥头堡,来到了大桥的上层。
公路桥比铁桥显得更加宽阔。两侧有宽敞的人行道,两旁骑着自行车的人们象流水一样接踵而过,中间汽车和马车奔驰不绝。
解放前的长江,充满了工、农劳苦大众的怨声。在监狱般的工厂里作工的南京市区工人,不易挣得寥寥几分的船钱,不能遂愿探望住在对岸浦口的年老父母;对岸的农民抱着急病患儿奔到空荡无船的渡口,通宵惘然地望着南京街市的灯火,一个本来只要过江打一针就可以得救的生命便在江边夭折。
而今天的长江,一桥飞架,可以自由自在地来往,即使走步,一会儿工夫就到对岸了。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
在毛泽东主席一九六七年夏天亲自视察工地时所作指示的巨大鼓舞下,享受着今天喜悦的南京市民和全国劳动人民,在大桥建设进入高潮时,更加积极地支援大桥建设。
几万名南京市民不分昼夜地来到大桥建设工地,工地上熙熙攘攘,连来南京出差或探亲的工人、公社社员、职员和军人也都争先恐后地来到工地帮忙,使得工程进度大大加快。
从第一个桥墩下水后的九年中,人们都在工地上留连忘返,建设工地每天都呈现出一派沸腾的景象。
万修成同志是个技术熟练的工人。他参加了大桥引桥的建设。当时医生诊断:他不能参加高空作业。但是在实现人民愿望的光荣工地上,他怎么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热情,一心想着多干一些活儿。他把医生的诊断书悄悄地塞进了口袋,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活。不仅如此,人民解放军勇士在离地面七十六米高的地方建筑构件。当遭到象要吞没一切的台风袭击的时候,他们就背靠着背继续作业;在雨夜,他们支起雨衣当帐篷坚持劳动。
建筑工地上的这种故事,写几本书也写不完。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建造沟通国家基本动脉的大桥,为的是丰富人民生活,进一步发展国家经济,加强战备,为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他们的斗争是多么高尚啊!
南京市的一位负责同志说,在大桥建设工地上,开展劳动斗争的同时,展开了桥梁建筑材料生产的空前的群众运动。因此,竣工的时间比最初计划提前了很多。一九六八年十月一日,铁路桥通车;第二年元旦,迎来了公路桥通车的大喜日子。
他接着说,南京地处中国的中部,自古以来就是风土宜人,景色优美的地方。几代封建王朝在这里建筑了宫殿,蒋介石匪帮也曾在这里“定都”。
当时,他们就是眼看着这样的现实:北方的穷人饿断肠,南方的粮堆发了芽;南方的工厂和居民急着等煤烧,而北方的煤炭无法装运过江。他们在梦里也不想去造长江大桥。
只有在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具有发达的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的中国,才能下决心要消除人民历代所受的痛苦,要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他们在粉碎国内外敌人的一切阴谋活动的同时建设了大桥。
因此,建设长江大桥的工人和从全国各地来支援的劳动人民,在耸立大桥两端桥头堡的顶端,竖起了光芒四射、迎风招展的红旗模型。这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红旗下,还建起了努力促进革命和生产的工农兵的塑像。
我们仰望了这些塑像。他真实地反映着无限忠于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气概和不屈的斗志。然后,我们接着参观了装饰在大桥栏杆上的浮雕。
这些浮雕约有数十种画面。其中有描写由中国工人阶级建设起来的北京市和大庆油田的画面,有反映以文化农村而闻名的大寨和充满新生活气息的西藏的画面。
我们从这些浮雕中看到了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所出现的伟大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很有实感地欣赏了他们洋溢着喜悦和幸福的生活面貌。
长达一两公里的铁路和公路引桥,从正桥分四路向南北延伸。桥洞都造成拱型,附近的建筑物和江边的大道、公路还原样保存,显得十分经济美观。
引桥大大小小的拱型桥洞一个个消失在视野的尽头,给予人们一种轻快的感觉。这些桥洞同庄重的大桥和谐一致,使大桥显得更为宏伟、雅致。
长江大桥的夜景更是蔚为壮观。
我们穿过不夜城南京的夜市,来到了长江大桥的中央,只见江边的华灯夜景掩映在流动的江面上,一盏盏船灯好象天上的银河一样,倒映在水中,用无数盏路灯和一万五千多盏彩灯装饰起来的大桥全景,斜照江面,使江面上也出现了一个不夜城。
远处隐隐传来了轮船的机器声,仿佛是在歌颂这壮丽的画面;从大桥上驶过的火车的汽笛声、汽车喇叭声,听起来十分悦耳。劳动人民在大桥上徜徉欣赏夜景,从他们那里不时地传来了充满幸福的笑声和歌声。
夜更深了。然而长江大桥上劳动人民的创造性的斗争在继续,满怀希望的生活在跃动。
我们和中国战友一道怀着喜悦的心情观看了南京长江大桥,衷心祝贺中国英雄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建造大桥的斗争中取得的成就。
(新华社发,此文原载于一九七一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朝鲜《劳动新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