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阅读
  • 0回复

一支新型的技术力量在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4-06
第6版()
专栏:阿尔及尼亚通讯

一支新型的技术力量在成长
我们在阿尔巴尼亚访问时,看到山鹰之国的社会主义工业正在蓬勃发展。原有的工矿企业不断地提高生产能力和增添新的生产项目,新的工矿企业又在开工兴建。随着工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一些农民、复员军人和毕业学生走上了工业战线。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许多工矿企业都建立了业余技术学校,培养出大批既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又有现代科学知识的工人和技术干部。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的一天下午,我们参观了地拉那约瑟夫·帕希科建筑材料联合工厂的业余中等技术学校。在三个教室里,工人们正分别学习建筑材料、机械和木材加工课程。厂领导同志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厂对工人进行业余技术教育的情况。建筑材料联合工厂是一九五八年投产的,当时只能生产比较粗糙的大理石、水泥地板和手工制作的缸管。随着国家建设的迅速发展,工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现在包括钢筋混凝土、大理石、面砖和木材加工四个分厂,生产水泥电杆、混凝土构件、大理石板和各种面砖等产品。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熟练工人和技术干部的数量同生产日益发展的情况不相适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一九六七年开办了一所业余中等技术学校,现在学员人数已达四百二十人,占全厂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们每星期学习三次,每次四个小时。第一批、第二批学员已经分别于一九七○年和一九七一年毕业。
这个厂自己动手办业余技校,不但充实了厂内所缺少的四十名技术干部,培养出大批熟练工人,而且显著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巴尔吉卡·哈米蒂原是钢筋混凝土车间女工,她在没有上业余技术学校以前,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不够重视。有的产品出现裂缝,她觉得里面有钢筋,外面是水泥,一个小小的裂缝没有什么要紧。经过学习,巴尔吉卡懂得了每个构件在整个建筑中的作用和它要负荷的重量,提高了对产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以后制造钢筋混凝土构件,她总是认真地检查每一道工序,保证了产品质量。现在她领导一个车间,工作得很出色。
我们在地拉那拖拉机厂看到,青年工人操作着现代化的精密机器,生产着高质量的产品。总工程师告诉我们,全厂的工人平均年龄二十二岁,许多人是一九六四年进厂的,工龄和厂龄一般长。这样一支年轻的工人队伍,怎么能担负起繁重的生产任务呢?工厂领导首先是加强对工人的政治思想教育,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劳动党党史和恩维尔·霍查同志著作,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再就是开办各种类型的业余技术学校,使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目前,这个厂有一千多名工人分别在业余进修班、业余中等技术学校和地拉那大学拖拉机厂业余分校学习。经总工程师介绍,我们认识了两名女工,她们既是先进工人,又是业余中等技术学校的优秀学生。苏扎娜·盖佳是拖拉机厂开始兴建时进厂的,经过九个月短期训练后,她参加了机器安装工作,后来当了磨床工人。她边工作,边在业余技校学习,现在成了车间质量检查员。穆哈莉·希玛一九六七年进厂,是精密车间的五级工,业余技校的四年级学生。今年这两位青年女工都要从业余中等技校毕业,然后进入地拉那大学拖拉机厂业余分校学习。象其他工人一样,苏扎娜和穆哈莉正努力使自己成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优秀技术干部。
从工人中养培出来的技术干部,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就能发挥出更大作用,创造出优异成绩。在爱尔巴桑黑色冶金厂,我们看到工人在业余技校毕业考试中设计的一种磨面机。技术管理部门鉴定后,认为这种磨面机很适合农村。他们把根据这个设计制造的样品送到农村去试用,受到了社员的称赞。这个厂把它定名为“冶金工”磨面机,正式生产三百部,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在斯库台的沃—德耶毛泽东水电站,我们访问了二十四岁的电工斯坎德尔·日瓦利纳。这个小伙子二十岁那年从部队复员,正赶上毛泽东水电站开工,他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工地,边劳动,边在业余技校学习电工技术,现在已成为六级工。
我们问斯坎德尔是什么力量使他这样刻苦地学习技术的?他说:“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着大规模建设,工人阶级只有掌握现代化技术,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斯坎德尔是一个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优秀工人。他参加了毛泽东水电站的建筑和前两个机组的安装工程。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八日,这个水电站比原订计划提前一年向全国输电。送电的前两天,他就和同志们一起把机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当合上电闸,霎时间四面八方灯火通明的时候,他的心情有说不出的激动。斯坎德尔十分关心电站工作。一次,他下班回家,突然看到大街上的路灯闪了一下,就马上给控制室打电话,直到问清没有大毛病,才放心了。
阿尔巴尼亚的广大工人怀着为祖国建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壮志豪情,勤奋地学习着、工作着。在毛泽东水电站,人们十分钦佩阿西姆·舒培里爆破队的革命精神。这个队的任务是专门放炮采石,他们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本职任务,还提出一个人要学会两门技术,为祖国的电站建设多出一把力。队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到工地技校学习,工程后期,当采石工作减少的时候,有的队员成了钳工,有的成了水泥工,有的成了司机……。去年冬季,阿尔巴尼亚当前最大的费尔泽水电站开工,他们又都是爆破队员。全队同志在阿西姆·舒培里的带领下,迎着风雪严寒,走向费尔泽的高山峻岭,投入为祖国生产更多的光和热的战斗。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