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勤俭办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4-11
第3版()
专栏:革命群众来信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勤俭办社
我们生产队,过去几年对财务、物资管理不够严格,制度不够健全,购买农具物品没有严格的计划;农具用后无人管,春耕生产开始后有的又要重新购置。因此,每年都要向国家贷款,严重影响集体生产的发展。
今年,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伟大指示,在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中狠抓了勤俭办社教育。大家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等谬论,认识到坚持勤俭节约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件大事。大家自动起来当家理财,修旧利废。一次,我们生产队有两辆大车的车辕断了,按照过去的做法就得买新的,但车把式从仓库里找来铁丝和工具,把断车辕修好继续使用,为集体节约了三百多元。我们在检修农具时,发现犁杖上缺少铁铧、千斤、拉手等配件,就到供销社、铁匠炉的废铁堆去翻找旧零件,用我们平时积攒下来的废钢铁去交换回来继续使用。现在,我们生产队对车、犁、铧、绳、套等农具,基本上做到了自己能造的就自己造;自己能修理的就自己修;暂时不用或能找到代用的就不买。
生产队领导为了保护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最近集中力量抓了财务管理制度,按照生产需要和节约的原则,建立和健全了物资保管、会计核算、公布账目等项管理制度;规定除了日常零星小额开支由队长或生产队其他领导成员审批决定外,属于设备维修、添车买马、购置大件物品等数额较大的开支,要通过社员群众讨论。这种制度贫下中农很赞成。
今春以来,我们生产队仅车、马、犁、铧、绳、套等杂项开支,就节省了三千多元,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贷款的错误做法,有利于搞好春耕生产。
辽宁义县七里河公社杨户台大队第二生产队 朱凤鸣 刘树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