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军民红心紧相连——赞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4-21
第4版()
专栏:

军民红心紧相连
——赞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
吉林师范大学 钟闻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以磅礴的气势,雄壮的场面,展现了在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指引下,“烽火征途千万里,军民步步紧相随”的宏伟的历史画卷。
在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国亿万军民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考验,深刻地懂得军民团结如一人的重要意义。为了消灭共同的敌人,夺取共同的胜利,他们汗淌在一起,血流在一起,心连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红色娘子军》第二场《诉苦参军》,以充沛的激情,绚丽的色彩,展现了一幅军民水乳交融、亲密无间的感人场面。帷幕一拉开,根据地晴空万里,阳光灿烂。高大挺拔的英雄树下,军民意气风发并肩操练;波光粼粼的万泉河边,军民满怀喜悦载歌载舞。在这片热烈的气氛中,京剧演出本通过娘子军连长和赤卫队长黄威的一段对唱,热情地歌颂了军民在共同斗争中结成的深厚情谊。“烽火征途千万里,军民步步紧相随”,人民军队扛枪为人民,打豪绅、杀蒋匪,用革命的枪杆子打出了工农当家的新天地;根据地的男女老幼,战火支前、雨夜带路、并肩追敌,为革命不怕苦和累。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这种牢不可破的战斗团结,是有深厚的阶级根源的。“娘子军来自工农,是人民的军队”,“深根扎在群众的土壤内,才能够茁壮成长,经得起台风吹”,这是人民军队忠于人民的阶级基础;“红云乡若不是你们来守卫,哪有这工农当家,万众欢腾,大旗卷风雷”,这是人民群众热爱子弟兵的思想基础。正是这共同的阶级利益,共同的阶级目标,使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结成了生死相依的亲密关系。这种战斗的团结,象万泉河水那样源远流长;这种深厚的情谊,象高大的英雄树那样风雨难摧!
军民紧密团结,共同战斗,表现了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教育成长》一场的尾声,充分发挥唱腔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上的特长,刻划了军民临战前威武的雄姿。郑阿婆饮水思源,送女参军的那段〔西皮〕和〔二六〕,声腔明朗爽快,刚毅奔放,倾注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限信赖与期望。黄威的一段〔散板〕,唱出了赤卫队员坚决请战上火线,誓与子弟兵并肩战斗的钢铁决心。“乡亲情谊重如山,鼓舞我们永向前。”洪常青回答乡亲的那段〔快板〕,如江河奔腾,一泻千里,表达了人民子弟兵“胸怀着亲人嘱托英勇赴战”的豪情壮志。唱腔一气呵成,刚劲有力,最后一句以〔散板〕收住,突出地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坚定的必胜信念。军民们临战前磨拳擦掌,斗志昂扬,这就为下一场英勇杀敌作了很好的铺垫。“枪林弹雨里,军民肩并肩。”《山口阻击》一场,通过短兵相接的武打,表现了军民生死与共、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舞台上刀光剑影,军民们越战越猛,在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里,既突出了人民军队要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又表现了“没有这些群众武装力量的配合,要战胜敌人是不可能的”光辉思想。当娘子军连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后,又安排了洪常青带领一个红军战士和一个赤卫队员掩护战友撤退一节。在敌人向洪常青疯狂射击的紧急关头,赤卫队员陈荣奋不顾身,毅然向洪常青扑去,用自己的整个胸膛挡住了敌人的子弹;在洪常青孤身一人,英勇地打退了敌人的包围的紧要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首先去扶起身负重伤的赤卫队员和红军战士,用他那宽大有力的手臂,紧紧地架着他们撤去。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军民就是这样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诗篇。“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雄壮嘹亮的进军号声中,在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与配合下,娘子军连和主力部队直捣匪巢,一举歼灭了南匪民团武装,这是用毛主席建军思想哺育起来的军民共同谱写的胜利凯歌!
“军民步步紧相随”,军民的步,走在毛主席的革命航道上;“军民红心紧相连”,军民的心,连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让我们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继续发扬毛主席亲自培育的“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夺取更大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