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笔墨简炼 寓意深刻——学习《龙江颂》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5-02
第3版()
专栏:

笔墨简炼 寓意深刻
——学习《龙江颂》札记
金华文
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第一场中,有一个细小而动人的情节:当江水英带着上级党委“堵江送水”的决定,回到村里时,龙江村的干部和社员正焦急地等着她传达抗旱会议的精神和了解旱区的情况。照理,江水英总要谈谈旱区的情况,讲讲支援旱区的道理。然而,不!她却拿出水壶,先叫大家尝尝从旱区井底打来的水。阿坚伯喝了一口:“哎呀,好苦啊!”多么形象,多么生动!这壶水,映出了旱区灾情的严重;这壶水,激发了龙江村贫下中农支援旱区的阶级深情;这壶水,更表现出江水英多么善于做生动细致的政治工作。她“晓之以理”,但又不是干巴巴的直发议论,而是“寓理于物”,以物示意,真是绝妙的一笔。
再让我们看看《窑场斗争》中的另一个动人的情节吧!江水英在停火搬柴的问题上与八小队队长阿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阿更虽然服从了决定,但却思想不通。这里,剧本没有让江水英用更多的道理来进行批评教育,而安排了后山盼水妈的孙女小红,带着盼水妈连夜赶编的几对畚箕,送到龙江大队。江水英递过水壶,要她多喝几口龙江的甜水。小红只喝了一口,却杯到嘴边又停住了,把水倒回壶内,吐出了一句深情的话:“我奶奶说,一碗水也能救活几棵秧苗。”这句话,情深意重,感人肺腑。它寄托着后山人多么殷切的期望啊!江水英接过畚箕,心情异常激动:“见畚箕似见亲人在盼水,九万良田旱情危。见畚箕千丝万篾情可贵,后山人抗旱的意志不可摧。咱们想一想,提前烧窑对不对?……”是提问,也是批评,既是江水英内心真情的流露,又是对阿更等人最生动的教育。这样“寓理于情”,使阿更在“情”中明“理”,从心底里感到内疚,真正把停火送柴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闸上风云》这一场,是戏剧冲突的高潮。面对着李志田气势汹汹的无理责难,江水英既不感到委屈,更没有以理压人,相反地,她为战友的掉队而痛心。她用三年前后山群众帮助龙江大队重建家园的情景启发李志田,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事实教育李志田。就在李志田的觉悟有所提高的时候,剧本采用“寓理于景”的手法,设计了一段精彩的对话:
江水英:(热情地)志田,抬起头来,看,前面是什么?
李志田咱们的三千亩土地。
江水英(引李志田踏上水闸石阶)再往前看。
李志田是龙江的巴掌山。
江水英(引李志田登上闸桥)你再往前看。
李志田看不见了。
江水英巴掌山挡住了你的双眼!
这是思想的登高,意境的升华。在这浅显的景象中,包含着多么深刻的哲理啊!江水英就在这步步上升、情景交融的生动画面里,把李志田的思想逐步引向更加宽阔、更加崇高的境界。
三次说理,各具一格。“寓理于物”,鲜明生动;“寓理于情”,感人至深;“寓理于景”,意味深长。剧本用省俭的笔墨,形象的细节和画面,代替了长篇大论,真正达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龙江颂》正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