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广西灵山县人民坚持唯物辩证法种棉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5-03
第4版()
专栏:

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广西灵山县人民坚持唯物辩证法种棉成功
灵山县属于桂南丘陵山区,历史上没有大面积种植棉花的习惯,一九六九年才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棉。两三年来,很多生产队亩产皮棉突破了百斤关;有的生产队,还创造了亩产皮棉三百八十五斤的纪录。
灵山人民的实践,打破了桂南地区不能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说法。它表明,桂南丘陵山区一样可以大面积种植棉花,一样可以高产。关键在于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一)
“三月棉花四月麻。”这是说,棉花播种季节在春分前后。一九六五年,灵山县引种三千亩“岱字十五号”时,照搬北方地区和江淮流域的这个经验,在春分前后播种。结果蕾铃脱落和烂铃现象十分严重,真是“枝叶秀茂不结桃”,大面积引种失败了。这时候,有的人便认为,桂南丘陵山区高温多雨,春天播种,开花结铃期正是高温多雨的五、六月,所以落花落铃、不能结桃是必然的。他们的结论是:“淡水不能养海鱼,桂南不能种北棉”,“时不由人”啊!
但是,石塘公社塘美大队第三生产队的贫下中农却不这样认识。他们觉得,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庄稼的生长受季节气候影响,确实是“时不由人”。然而不同的作物有它不同的生长规律,需要不同的水土气候条件,“时”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且这个因素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应把事物看死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们对“枝叶秀茂”的棉株进行分析。瞧,棉枝这样“秀茂”,不就证明桂南地区具备了棉花生长所必需的条件吗?可是怎样使它能结桃呢?经过仔细研究分析,发现棉花从成苗到现蕾开花,一般是四十至四十五天左右,如果把播种期由三月推迟到五月底六月初,生长期恰好是南方高温多雨季节,对棉花的生长十分有利;花铃期又正好是晴朗暖和的八、九月,不但可以避过高温多雨季节,而且开花和结铃都能够获得适宜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于是他们大胆实践,把棉花春播改为夏播,终于成功地解决了蕾铃脱落和烂铃的难题。从一九六六年到现在,这个生产队年年种棉,平均亩产皮棉都超过一百斤。
北方地区和江淮流域的种棉经验,有些只适合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自然气候条件不同,把别人的经验照搬过来,必然失败。而当人们一旦找到了棉花在桂南地区的生长规律,并且按照这个规律办事,事情就成功了。灵山县革委会总结推广了塘美三队的先进经验,一九六九年试点,一九七○年大面积种植,全县都把春种改成夏种。更改了播种期,解决了种棉成败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把粮棉争时间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每年春分、清明前后,正是桂南早稻种植大忙季节,如果这时也种棉花,那就产生粮棉争劳力的矛盾。推迟了棉花播种期,这个矛盾也就解决了。
(二)
在产粮地区大面积种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粮棉争地。灵山平均每人只有一亩多耕地,其中水田不到八分。水田要种稻谷,山坡要种杂粮,那里有种棉花的地盘?有些人对大面积推广种棉总是摆手摇头,说:“一手不能抓两蛙,种粮就不能种棉花。”
粮棉争地是客观存在,如果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粮棉争地的矛盾就可能得到解决。石塘大队井塘生产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井塘生产队的坡地,历来是春头种玉米,晚秋种蔬菜。一九六九年开始种棉花时,不少人认为:要种棉花便不能种玉米。后来,生产队队委会广泛征集贫下中农的意见,大胆进行棉花玉米套种的试验。试种的第一年,玉米仍旧长得很好,棉花却长不起来。生产队种棉小组周密地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在套种地边的棉株长得特别好,花多桃大,在套种地中间的棉株却长得很差。他们从玉米、棉花生长期间所需要的阳光、水分、肥料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到棉花生长不好的原因,主要是玉米播种期迟,棉苗被玉米遮盖,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第二年,他们提早播种玉米,把迟熟品种改为早熟品种,并对播种规格也做了适当的改变。这一改,玉米由原来的每亩一千二百株至一千三百株增加到一千八百株,而且由双株改为单株,遮光面分散。玉米授粉后马上剪去雄花扎起底叶,也大大增加了透光度,使棉花获得了充足的阳光。玉米需要充足养分的孕穗期,正是棉苗的松土期,棉苗的松土可以保持肥料不流失,玉米的施肥又可以供应棉花养分。当年皮棉平均亩产一百二十多斤,玉米平均亩产也达到三百五十多斤(干粒),比套种前还高。
粮棉争地的矛盾,就是这样在井塘生产队贫下中农的革命实践中解决了。以后,各公社在推广井塘经验的实践中,普遍在棉花地套种花生、玉米、高粱、黄豆等作物,也都获得了成功。
(三)
灵山北部和西部山区,一般只有水田和山地,能不能在山地大面积种棉呢?丰塘公社榃朴大队回答了这个问题。
丰塘公社榃朴大队是个山区,平均每人仅有七分水田,开垦的山地也是土薄石厚,干旱缺水。大队要在这些砂石山上种棉,一些人开初缺乏信心,说:“棉花能上石头山,除非太阳西边升!”
不错,种植棉花要求土层深厚,土地肥沃,不易受旱。有了这样的条件,棉花才能发棵大,结铃多。这正是山区所缺乏的。但是,条件差不等于没有条件,更不能说我们不可能创造条件。毛主席教导说:“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凡是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的事情一定要办到,否则就是保守;而且通过主观努力,比较差的条件可以变为比较好的条件,没有条件可以努力去创造。
大队党支部尊重唯物辩证法,多次到石塘公社去调查研究塘美三队的经验,把那里的条件同自己的条件进行比较,发现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的地方。塘美三队也是在山上种棉,不是在田里种棉。但那里山矮、土厚、日照好、灌溉方便,这里的情况恰恰相反,是山高、土薄、日照短、灌溉困难。山高易旱,土薄棉难发根,日照短不利于开花结铃。
根据这种情况,党支部发动群众,共同制订了方案。山高易旱,就采取套种玉米的办法:先种玉米,到了玉米灌浆期再种棉花,棉花一出土,就得到玉米遮阴;进入花铃期后,在棉花地上铺稻草,以保持水分和增加土壤肥力。日照时间短,就尽可能选择比较开阔、太阳西斜时阳光能照到的地方。土薄泥瘦,就把河泥、垃圾挑上山去改良土壤;并且开垦梯田,平整畦面,挖排水沟,以防水土流失。同时采取密植的方法,增加株数,以便夺取棉花高产。在实施这个方案的过程中,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去年八月,正是棉花的花蕾期,这个大队没有下过透雨,社员们天天挑水上山抗旱保苗。旱灾未过,虫害又大量发生,他们又实行药物喷杀和人工捕捉相结合,很快地消灭了虫害。经过大半年的艰苦奋斗,几十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达到八十多斤。榃朴大队山地种棉的成功,又一次打开了全县人民的眼界。
灵山人民改变了棉花传统的播种季节,解决了粮棉争地的矛盾,使棉花在桂南的平原、坡地种植成功,逐步地在高岗、瘦瘠的山区开花结果。这说明,认识是没有止境的,只要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