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武川县坚持多种多收和小面积高产多收相结合的方针,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5-05
第4版()
专栏: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武川县坚持多种多收和小面积高产多收相结合的方针,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委和县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的伟大教导,根据本县地多人少的实际情况,坚持多种多收和小面积高产多收相结合的方针,发动群众在抓好当前农业生产的同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地改革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促进了全县农业的发展。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一年的两年间,全县每个农业人口平均每年生产粮食一千一百十二斤,比一九六六年增加两倍多。两年来这个县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一亿零五百九十万斤。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大青山北麓,自然条件较差。这里气候寒冷,风大沙多,无霜期仅一百一十天左右。全县十四万人,五万个劳动力播种着一百六十五万亩土地,每个劳动力平均担负着三十三亩耕地。过去,这里一些干部和社员,屈服于大自然的压力,强调地广人稀、天寒日短等客观困难,沿袭旧的耕作方法,只搞多种多收,不重视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结果造成全县粮食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一遇自然灾害,产量就大幅度下降的局面,影响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在蓬勃发展的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一批批粮食单产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的先进社、队大量涌现。农业生产战线上这种形势,触动了一些领导人的保守思想。他们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改革旧的耕作制度,注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同时,也有一些人产生了片面性,不顾客观条件,不适当地压缩耕地面积,追求单产,结果有些生产队粮食单产虽有所提高,但总产量却下降了。
中共武川县委在领导全县人民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以路线教育为纲,密切联系实际,全面分析了本县地多人少、气候寒、无霜期短的自然条件,研究了因地制宜地加速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认识到:只搞多种多收,不抓农田基本建设,是靠天吃饭的懒汉懦夫世界观的表现;而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压缩耕地面积,放弃多种多收,只搞小块高额丰产田,是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倾向。在地广人稀地区,多种多收和小面积高产多收是对立的统一。大搞高额丰产田的农田基本建设,是彻底改变这类地区农业面貌的根本途径。但在目前劳力少、机械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不可能一下子建设成很多的高额丰产田。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多种多收到高产多收要有一个过程。如果不承认或者否定这个发展过程,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必然影响农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只有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把多种多收和小面积高产多收结合起来,既要坚持种好现有的耕地,又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田的单位面积产量,才能保证粮食单产迅速提高,总产不断增长,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中共武川县委认真总结了东红胜公社双玉成大队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从本队实际出发,把多种多收和小面积高产多收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的经验。这个大队共有三万多亩耕地,每个劳力平均担负耕地三十五亩。面对这种现实,他们一方面继续种好现有耕地,坚持多种多收,一方面又合理组织劳力,积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创造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大队新建和修复水井十五眼,修建了一些排洪和灌溉渠道,深翻改土,建成高额丰产田五千五百亩,平均每人达到二亩以上,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单产和总产不断上升。去年虽然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仍然夺得了好收成,粮食总产达到二百九十五万斤,比一九六六年增加一倍多,平均每人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六百一十斤。
双玉成大队的经验,对各社队的启发很大。在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的领导下,广大社员群众和干部,以大寨为榜样,因地制宜地学习双玉成大队的先进经验。许多社队根据当地条件,合理规划了土地,统一安排劳力,一方面种好现有的耕地,一方面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建设高额丰产田。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一年的两年中,全县完成各种水利工程三千多项,新增灌溉面积三万四千亩,建成了一批高额丰产田,为全县粮食增产创造了条件。去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的社、队大批涌现,有两个公社、八个大队、八十六个生产队平均每人生产粮食一千五百斤以上,十三个生产队平均每人生产粮食达到两千斤以上,并出现了小麦单产六百四十八斤和土豆单产六千九百斤的当地历史最高纪录。
今年以来,中共武川县委和县革委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县委和县革委会的主要领导成员,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扎扎实实地解决发展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各行各业也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援。现在,全县广大农村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广大社员和干部,一方面紧张进行耕地保墒、运送肥料、挑选良种、维修农具等各项备耕活动,一方面积极修渠打井,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决心夺取今年农业的新丰收。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