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把青春献给祖国边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5-15
第4版()
专栏:

把青春献给祖国边疆
在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指引下,来到云南边疆地区安家落户的知识青年,几年来,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虚心向各族贫下中农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在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大道上阔步前进。这里介绍他们当中的几个:
景颇山上的养猪姑娘
瑞丽县户育公社户育大队第三生产队准备扩大集体养猪场,要增派一个思想好、工作认真负责的饲养员。派谁去呢?队长多西弄说:“我看小李最合适,她一定能挑起这副重担!”
小李,就是从昆明来到景颇山插队落户的女知识青年李春瑞。一九六九年春天,她从城市来到边疆,最初被分配在瑞丽江畔美丽富饶的坝区,后来,她听说景颇山区比较艰苦,就请求调到了景颇山区的户育公社。户育公社的田地有的在山上,有的在山下,每天劳动,一走就是二十多里。晚上收工回来,小李感到腰酸腿痛,骨头架子象散了一样。但是,她牢记毛主席关于“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的教导,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很快适应了山区的艰苦环境,同景颇族贫下中农建立起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贫下中农看着小李的成长,高兴地说:“景颇人的长刀是钢打出来的,小李是一块打长刀的好钢!”
调到养猪场以后,李春瑞不怕苦不怕累,每天背着景颇篮子,到山里找猪草。一次,由于山高坡陡,加上背的猪草太多,她不小心踩滑了脚,连人带猪草从半山腰滚下来,手、脚、脸划破一道道口子,鲜血直流。她爬起来后,不顾满身伤痛,坚持把猪草背到养猪场。
为了把集体的猪养好,小李用尽了心思。她看到报纸上介绍的用中曲发酵饲料喂猪的先进经验后,就动手进行试制,经过努力,终于把中曲饲料搞成功了。接着,她又主动向贫下中农请教,学会了捆驮子,吆喝着牲口到远地方驮猪草,还在养猪场附近种了许多芭蕉芋,为制作中曲饲料提供了充足的草料。小李还刻苦钻研兽医知识,学会了治疗一般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李春瑞经过三大革命运动的锻炼,思想觉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一九七一年八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把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继续革命的新起点,决心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把一生献给山区人民。
傣族人民的好“摩雅”
在潞西县遮放公社的水利工地上,傣族青年方小四时而挥镐挖土,时而挑担运泥,嘴里还不停地唱着革命歌曲。谁能相信,这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三年前还是个全身瘫痪、又聋又哑的残废人呢?他的病是谁给治好的?每当谈起这件事,方小四总是感激地说:“是我们傣族人民的好‘摩雅’(傣语医生)褚加佑。”
褚加佑是昆明知识青年、共青团员。一九六九年春,小褚到遮放公社户拉大队插队落户后,听到贫下中农在旧社会患病无钱治疗被土司头人诬为“琵琶鬼”的悲惨遭遇,听到广大社员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的控诉,他怀着强烈的阶级感情,在贫下中农的推荐下,担任了生产队的“赤脚医生”。他以白求恩同志为光辉榜样,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群众满腔热情,为许多贫下中农治好了病。
褚加佑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周围的寨子,傣族、景颇族、崩龙族的贫下中农纷纷登门求医。一天,方小四的家长找到小褚,恳切地说:“我家有个病人,你能不能帮助看看?”小褚到他家里,只见当时才十六岁的方小四,全身瘫痪,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耳聋口哑。方小四是一年前因患重病留下的后遗症。
晚上,小褚躺在床上,脑中浮现出方小四痛苦的神情,心想,要是能替他治好病,让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该多好哪!但转念一想,难道我这个刚刚学习医药知识的人能治好他的病吗?小褚久久不能入睡,干脆起床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光辉著作。
小褚终于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给方小四治病。他采用新针疗法,可是方小四不会说话,不能把针感说出来,开始扎了几针毫无效果。于是,小褚只好先在自己身上试针,体验针感,找准穴位,然后再给方小四行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方小四的手脚会动了,小褚就每天扶着他练习走路。瘫痪治好了,小褚又满怀信心地给他治疗聋哑。治疗聋哑的穴位,在自己身上练针是困难的,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小褚仍然坚持先在自己身上试针。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治理,方小四的聋哑也治好了,完全恢复了健康。
僾伲山寨好老师
在勐腊县勐仑公社大卡大队摸等生产队民办小学的教室里,一个戴眼镜的青年人,正用流利的僾伲话给学生们讲课,他就是上海知识青年朱克家。
摸等生产队的僾伲贫下中农,多年来就想办一所小学。可是,由于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他们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摸等生产队决心自己动手办学,这个消息传到了在坝区傣族生产队插队落户的上海知识青年中间,大家议论纷纷,都表示要为僾伲贫下中农办学贡献力量。共青团员朱克家夜里怎么也睡不着觉。他想,两年前,自己和同学们一道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从上海来到边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贫下中农的言传身教,使自己懂得了什么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学会了一些农业生产知识。现在贫下中农要办学,我应该积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第二天天刚亮,小朱就赶到公社,提出了到僾伲山寨当老师的要求。他的要求得到公社革委会的热情支持。
开始兴建校舍了,朱克家同贫下中农一起砍木料,割茅草,盖房子。随后,他又和贫下中农一道,自己动手做桌椅。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劳动,僾伲山寨的第一所小学建成了。
学校开学了,贫下中农的子女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教室。但是,由于朱克家不会说僾伲话,学生们不懂他讲的课,教学效果不好。小朱有些灰心。生产队长发现后,找他谈心,鼓励他克服困难,并派了一个社员教他说僾伲话。小朱在贫下中农的热心帮助下,很快就能用僾伲话讲解课文大意,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朱克家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把教学与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他经常请老贫农给学生们讲村史、家史,进行阶级教育,带领学生参加生产队的各项政治活动,培养学生们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观念。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们在学校附近的荒山上,开辟了一亩多菜园,教学生们科学种菜,增长学生们的知识,而且用种菜的收入购买教学用品,减轻了贫下中农的经济负担。(据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