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阅读
  • 0回复

到延安地区劳动锻炼的北京干部在建设延安的斗争中作出积极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5-18
第4版()
专栏:

到延安地区劳动锻炼的北京干部在建设延安的斗争中作出积极贡献
据新华社西安电 到陕西省延安地区劳动锻炼和参加建设的北京一千二百多名干部,坚持走“五·七”道路,努力改造世界观,两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收获,在建设革命圣地延安的斗争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这批干部是在一九七○年五月来到延安地区的,分布在十三个县、市的农村。他们给自己规定了四项任务:当贫下中农的好学员,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员,知识青年的辅导员,建设延安的战斗员。
这些北京干部怀着向往的心情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以后,他们发现,从延水河畔到深山窑洞,在广阔的陕北黄土高原上,到处都有自己接受再教育的好老师,处处是改造世界观的好课堂。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伟大革命实践,继承和发扬延安革命精神,进一步焕发了革命精神。北京来的干部王太宗,出身在三代贫农家庭,从小给地主扛活,但是进城后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身子变娇,思想变懒。这次他来到黄陵县车村大队,处处以贫下中农为榜样,重活抢着干,脏活干在前,主动承担为生产队积肥的任务。经过刻苦磨练,他增强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焕发了革命的青春。
北京干部来到延安地区以后,始终把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放在首位。每天劳动归来,许多人总是放下老镢头便在窑洞的煤油灯下认真学习起来。在搞好自身学习的同时,他们还协助生产队建立学习制度,办起政治夜校,辅导社员学习毛主席著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好形势。去年秋天,部分干部还参加了各县组织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深入到后进社队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协助整顿基层领导班子。有些大队的北京干部,由于同当地干部和知识青年一起狠抓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整顿了基层组织,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使多年的老大难单位迅速变为先进队。
在延安地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北京干部积极配合当地贫下中农做好知识青年的再教育工作。游士远是一九三八年从上海到延安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当年他为奔赴延安,绕道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经过千辛万苦,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跋涉两个多月才到达陕甘宁边区。一九七○年春,他从北京来到甘泉县。去年春天,这位“老延安”发扬老八路艰苦奋斗的作风,挎起背包,踏着冰雪,走遍了三个公社十五个大队,去看望在甘泉县插队落户的北京知识青年,向青年们讲述当年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的情景,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励他们扎根延安,建设延安。
两年来,北京干部在延安地区重新学习,认真改造世界观的同时,还积极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知识贡献给延安人民,为建设延安贡献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