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定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5-27
第4版()
专栏:

定向
山东省临朐县冶源公社老崖崮大队党支部,为了充分调动副业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曾经做过一个决定:把大队所有的木料作价给木工组的四个木匠,让他们大胆放手地干,到年终按规定数目给队上交钱,记最高劳力工分。支部认为这样做,领导省了心,又落实了政策。
决定做出不久,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第三生产队队长扛着一张步犁,来到大队木工组,对木匠说:“这张犁拉杆断了,给修修吧!明天俺队就上犋耕地了。”一位木匠慢腾腾地说:“修犁,没工夫,我们正打桌子呢!”三队队长立即把情况反映给大队党支部。
本大队的木工组,为啥不为本大队的农业生产服务呢?党支部专门召开支委会,细心研究这件事。大伙首先学习了毛主席“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的伟大教导,接着便热烈地议论起来。有的说:“木匠的态度不好,应该狠狠批评一顿。”有的说:“是我们对木工人员的思想教育不够,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党支部书记王启文琢磨来琢磨去,深有领悟地说:“实行任何政策,都要由路线来决定。我看,咱们为了省心,把大队的集体副业交给木工组去经营,助长了个别人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这是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问题就出在我们党支部没有定好发展副业生产的社会主义大方向!”支部书记根据毛主席的教导说的一席话,使大家心里顿时亮堂起来了,都说:“对呀,我们在执行政策中,首先要看路线、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分清什么是无产阶级的政策,什么是资产阶级的政策。”
党支部统一思想认识以后,改变了原来的决定,抽出一位支委负责领导木工组,经常对木工人员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还对他们实行了“两记一评”的政策,就是记出勤,记工效,年终本着略高于同等劳力的原则,评定工分。路线对了头,政策落实得好,充分调动了木工人员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坚持了副业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贫下中农赞扬说:
“党支部对副业生产的大方向定得好。”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