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从来没有见她停过步——记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牧区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陈朋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5-29
第4版()
专栏:

从来没有见她停过步
——记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牧区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陈朋山
知识青年从愿意同工农群众相结合,到真正同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这是一条唯一光明的道路,但并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只有“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才能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这是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陈朋山四年来的体会。
从“象个牧民”到“是个牧民”
一九六八年夏天,陈朋山和她的伙伴们一起,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的教导,从首都北京来到西乌珠穆沁旗巴拉格尔河畔插队落户。
初到草原,样样感到新鲜,她下决心为建设草原、保卫边疆贡献力量,不论什么工作都热情地争着干。可是,过了不久,她就觉得牧区的生活太单调了。领导上分配她下羊夜(夜里看守羊群),她觉得天天只是和羊打交道,晚上连觉也睡不上,有些厌烦。初到牧区时的那股热火劲儿逐渐凉了下来。
一天,党组织把知识青年们召集到一块,请苦大仇深的贫苦牧民桑杰忆苦思甜给她们听。桑杰末了激动地说:“是毛主席和共产党把我们贫下中牧从苦海里救出来,使我们当家做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要小看了这放羊鞭!过去拿它是为牧主放羊,今天拿它是为革命放羊。拿着放羊鞭,可不能忘记阶级敌人时刻都在妄想变天,夺回羊群……”陈朋山和同学们受了生动的阶级教育,下定决心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克服自己的弱点。她在日记里写道:“放羊鞭也连着革命前途,……为革命掌好放羊鞭大有可为。我决心把自己的思想交给贫下中牧,得到他们的帮助,丢掉不符合人民需要的思想。”
从此,她虚心向贫下中牧学习,迎着困难上,坚持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夏季,她白天不怕烈日晒,晚上不怕蚊子咬,日日夜夜守护着羊群。秋季,为了抓好羊的秋膘,她常常露宿在草滩。冬季,她冒着严寒、顶着狂风,跟群放牧,片刻不离羊群。在漫天风雪中,为了寻找一头散失了的良种牛,她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从中午奔跑到天黑,直到把牛找到。她的手和脸都冻伤了,心里却充满了从来没有过的愉快。
一天,天气突变,西北风卷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在寒流袭击下,羊直打哆嗦,有冻死的危险。陈朋山马上回到蒙古包里,把自己的被褥和毡子拿出来,搭在笆上为羊挡雪御寒。贫牧却斯楞来到这里,看见这种情景,心里一热。他走进蒙古包里,感到里面冷冰冰的,一看,炉子里的火压住了。他又心疼又生气地问朋山和小马:“这么冷的天气,你们把被子给羊挡风,羊圈里有那么多的羊粪,为什么不把炉子烧得旺一些呢?”小马告诉他,这是陈朋山从一个老贫牧那里学来的办法,羊粪发热,铺上它可以给羊保暖,舍不得多烧。却斯楞赞叹地说:“朋山这孩子,真是虚心学习的有心人啊!”
贫下中牧称赞朋山“象个牧民姑娘了”。朋山想:为什么说我象个牧民姑娘,而不说我是个牧民姑娘呢?“象”和“是”虽然一字之差,却说明自己和贫下中牧仍然存在着差距。于是,她又到贫下中牧中征求意见。老贫牧白伯对她说:“朋山啊,你整天埋头苦干,为集体做好事,这是对的。可咱贫下中牧心里更迫切的是希望你们提高阶级觉悟,成为革命事业接班人。你们可不能只顾埋头苦干,不管方向路线啊!”几句话说得朋山心里热呼呼的,她激动地说:“我过去虽然也知道和贫下中牧思想上存在着差距,但不明确差在那里。现在才明白了,最大的差距是差在阶级觉悟和路线觉悟上。”
“亲不亲,线上分”
陈朋山的脑子里,从此越来越多地思索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问题了。她在日记上写道:“只有和群众一起干,把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向前推进,才会发现有阻力,才能看清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新问题。不前进,原地不动,哪来的阻力?哪来的斗争?”她决心和广大贫下中牧一起,投入当前牧区火热的斗争中。
她和几个知识青年一起,在劳动之余,调查队里的阶级状况,给一些牧民写家史;了解学大寨运动的情况,把好人好事好经验写成稿子出小报;注意紧紧依靠贫下中牧,也注意团结中牧;……她通过实践,一步步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政策的自觉性。
朋山和她的伙伴们向队里提出建议:在牧区的学大寨群众运动中,应该把搞好饲料基地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预料到的阻力果然出现了。有人说:“咱们牧区,搞好牧业生产就可以了,没有饲料可以要求国家供应,搞什么饲料自给,弄不好会妨碍牧业生产。”听了这些话,朋山觉得不对头,但却说不清楚究竟错在哪里。她又向贫下中牧去请教。一些贫下中牧对她说:搞好饲料基地不但可以减轻国家对牧区供应粮食的负担,对备战备荒很有利;而且有了充足的饲料,就能使牧业发展得更快更好,怎么能说妨碍牧业生产呢?老贫牧宁布说:“咱们牧区学大寨,就要学习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饲料可以自己解决,就不能向国家伸手!”
贫下中牧立足草原、放眼全局的胸怀,使陈朋山提高了认识。队里决定创办饲料基地,大家推举陈朋山负责这项工作。地还没完全化冻,她就带领社员们投入了战斗。从此,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办好饲料基地上。贫下中牧看到她那熬红了的双眼和消瘦的身体,都关切地对她说:“朋山,你可要注意身子呀!”陈朋山每次听到这种话,总是感激地笑一笑,回答说:“没关系,你们看我不是很好吗?”
这一年,饲料基地获得了丰收。他们还收获了一万多斤蔬菜,使牧民第一次吃上了本队生产的蔬菜。思想的收获比物质的收获更显著。通过这场斗争,陈朋山和她的伙伴们,对本生产队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开始有了较多的了解,她们深深感到贫下中牧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最坚决,自己必须下决心向贫下中牧学好这门主课。
现在,人们无论从陈朋山那经过风吹日晒变得黑里透红的脸和劳动的双手,还是从她同牧民之间的日常关系,都很难看出这个北京女学生和蒙古族牧民的区别。老牧民们提起朋山就说:这姑娘真比我们的亲女儿还要亲。亲不亲,线上分——朋山和贫下中牧的亲,就亲在共同热爱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
新的考验,新的境界
贫下中牧从朋山几年的行动中信任了她,把很多重担放在她的肩上,选她当了团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革委会委员。这比光是放羊、种地,有了更多的困难。新的考验摆在她的面前。
一九七一年八月,陈朋山又被社员们推选为生产队的会计。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朋山深深知道会计工作对于巩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她想,贫下中牧把管好集体财务的大事交给自己,这是对自己很高的信任。可是,自己并没有学过会计业务;而且只学会了不多的蒙语,还不懂得蒙文,用汉字记账,牧民和别的干部看不懂,那怎么行!别有用心的人趁机吹冷风,说什么:“妇女当家,十赔九差。汉族姑娘那能当得了蒙族牧业队的会计?”贫下中牧却鼓励她说:“朋山,不要怕,我们支持你为咱贫下中牧掌好财权,巩固集体经济。你可不要被那些冷风冷雨吓倒啊!”朋山坚决回答说:“你们放心,我一定尽力把会计工作搞好,决不能让敌人高兴,决不能让自己的亲人失望!”
在巴拉格尔,问起会计办公室在那里,群众都风趣地说:我们从来没见过朋山坐办公室,她的办公桌就在自己的挎包里。陈朋山当了队干部和会计以后,总是把毛主席著作、账目和算盘等挎在身上,利用劳动休息时间或晚上,一边组织群众学习,一边向有文化的牧民学习蒙文,用蒙文记账,做到日清月结。现在,她已经能用蒙语向牧民做思想政治工作,能用蒙文月月向牧民群众公布账目。
担负了那么多工作任务,她还是经常同群众一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她活跃在饲料基地上,打草场上,一个个游牧点上。她坚持在劳动中接受贫下中牧的再教育,坚持在劳动中做青年工作、妇女工作。
冬季,大搞草原水利建设。在山上打石头,她撬棍、大锤不离手。在草场上打井,她天天在井下干,衣裤结成了冰甲。在接羔保育的繁忙日子里,她来到困难最大的改良羊群,主动担任下夜员。白天,还去帮助贫下中牧奶羔、拉水、拣粪、搬家,并照常参加队里的各种会议,照常组织妇女、青年学习。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几年前一同来到西乌珠穆沁草原的伙伴们,有的被抽调到厂矿、机关去工作了,有的被推荐到大学去学习了。她高高兴兴地送这些伙伴们走上新的岗位,自己高高兴兴地继续同牧民群众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牧区战斗。她说:“一起来,是为了革命;他们走,也是为了革命;我留下,还是为了革命。各条战线需要更多的人,这说明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各个方面都在飞速发展,我怎么能不高兴!”她在学习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有严肃负责的实践精神,树立革命的事业心,和贫下中牧同甘苦,共战斗,为建设富饶兴旺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奋斗一辈子!”
在出了一个好主意、办成功一件好事之后,她在日记上写下这样几句话:“心情变得舒畅一些了。一方面,感到这是为党做了一点工作,是正常的;另方面,这舒畅里面有点满足于一孔之见、一得之功的苗头,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和党的要求、人民的需要比比,和形势比比,实在还差得很远很远。”她总在严格要求自己,总在鞭策自己不停地前进。正象巴拉格尔河畔的广大牧民说的:“草原上再好的骏马也有歇脚的时候;朋山日夜为社会主义和我们贫下中牧奔忙,从来没有见她停过步!”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