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勇挑革命重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6-15
第3版()
专栏:

勇挑革命重担
深夜,黄沙港工地上一片沉寂,十八万治淮大军经过一天的紧张劳动之后都休息了。设在工地上的盐城地区治淮指挥部办公室里,中共盐城地委常委、地区治淮指挥部副指挥唐钧伯还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学习。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南京参加省委召开的会议的地委负责同志打来长途电话,了解黄沙港工程的进展情况,并且希望这一工程能赶在春节之前完工。这个抗日战争期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坚定地回答:“我们尽一切努力,保证完成任务!”
整治黄沙港是整个治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十多个县约几百万亩耕地的旱涝保收问题。原计划在冬春用一百三十个晴天竣工,如今要提前一个多月,任务是很艰巨的。唐钧伯仔细琢磨着地委的意图,他认识到,黄沙港工程在春节前竣工,就可以使各社、队在春节后集中劳力投入春耕生产,为夺取一九七二年农业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关系到盐城地区革命和生产全局的大事,担子再重,也要挑起来。
唐钧伯马上把指挥部各组的负责人找来,连夜开会商量。有人认为,如果要提前在春节前竣工,非增加施工人数不可。也有人说,不增人,也得加班加点。但是,唐钧伯却从工程日报表上发现,参加施工的各民工团、营的平均日工效差距很大,他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说:“我们应该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走到群众中间去,只要我们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第二天,唐钧伯带着指挥部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来到盐城团龙冈营的工段,看到一派团结治水、热气腾腾的动人景象。在一华里长的工段上,各民工连齐头并进。他们的劳动组织得很好。工前工后休息时间,只见干部和民工三五成群,在开“诸葛亮会”,一条条加快工效、提高质量的合理化建议提出来,并且很快得到了采纳。到了晚上,工棚内灯火通明,民工们和当地老贫农一起,忆旧社会的苦水,讲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对刘少奇一类骗子开展深入的革命大批判。一个工程员告诉他们,这里从来不加班加点,工效却不断提高,现在全营每人每天的平均日工效已经达到三点二方了。唐钧伯从龙冈营的所见所闻中受到很大鼓舞。他立即把指挥部各组和各民工团、营的负责人请来,在龙冈营工地上开现场会。大家经过热烈讨论,作出了推广龙冈营经验的决定。从此以后,整个黄沙港工地,到处是路线教育的课堂,革命大批判的战场,干部、民工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唐钧伯一直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从一个工段走到另一个工段,不断地用心寻找群众中的新经验,加以总结、推广,指导面上的工作。在他的提议下,指挥部先后召开了多次现场会议,推广了许多先进经验,从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使整个工程进度不断加快。
黄沙港工程终于在春节前完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