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三下常胜大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6-15
第3版()
专栏:

三下常胜大队
新当选为中共射阳县委书记的老干部李子建为了改变当地生产面貌而三下常胜大队的事迹,在当地群众中广为传颂。
一九七○年春,李子建第一次来到长荡公社常胜大队二队。他看到大片油绿茁壮的麦苗,但旁边有块二十来亩冒着盐硝的土地却空在那里。他走过去,和几个正在劳动的老大爷攀谈起来。
“这块土地为啥空着?”
“唉!那是碱地改水田留下的尾巴!前几年,我们队搞了二十来亩碱地改水田,没搞成功,这块地也荒废了!”贫农胡进才回答说。
“什么尾巴啊,还不是措施没有跟上!人家七队一直坚持改,不是成功了吗?”老贫农贺佩珠顶了一句。
李子建为了了解碱地改水田是怎样搞成功的,又来到常胜大队七队的田头。他看到大片碱改水的田里,长着茂密的蚕豆和苕子。老贫农徐凤伍告诉他:“老同志啊!种田就是干革命,干革命就要敢冲敢闯!我们七队开始搞碱改水也失败过,但后来还是成功了。”
这天夜里,奔走了一天的李子建久久不能入睡。他想起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他回忆起老贫农徐凤伍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回到县上他就和县委的其他领导同志商量,建议在全县大力提倡碱地改水田。一个老同志提出,这个县过去搞过两次碱改水,都失败了,教训很深,提醒他不要“轻举妄动”。
为了找到答案,他又第二次来到常胜七队。一到队里,就下田和社员一起劳动。他仔细观察,发现这里开的沟同别处不一样。社员们告诉他,这里是盐碱地,田里排出的水含有盐分,有两条过水槽,一条引淡水灌溉,另一条把碱水送走,这样水稻才能长得旺。接着,他又看到社员在碱地改成的水田同棉旱田的交界处,并行地开了两条沟,两沟中间又做了一条高埂,就问:“这有什么作用呢?”大队党支部书记回答说:“这也是从反复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经验。我们这里土壤容易渗水,碱分又重,开一条沟隔不住碱,开上两条沟,碱分爬过了一条沟和埂,就过不了第二条沟,同碱改水毗邻的棉旱田,就不易发生盐渍化。”
李子建顺手抓起一把盐碱土,用舌头舐了舐,真有点咸味,便又问:“你们过去碱改水失败了,是不是就是这些原因?”一个贫农社员回答:“不!还有一条,碱改水要成片,零打碎敲,水旱田插花,就改不好。再就是绿肥要跟上。”
这一次田头调查,使李子建学到了许多东西。过去碱改水失败的教训是不是就在这里呢?但他又想到,全县有一百二十八万亩耕地,射阳河南北、黄海公路东西的土质情况各不相同,不能以一点就概括全面。因此,和县农业部门的负责同志继续到面上作调查。
李子建和其他几个同志一起,跑遍了全县十七个公社,走访了近二百个生产大队、上千个生产队。每到一处,他们就找基层干部和贫下中农座谈,了解、研究碱改水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李子建发现,全县两次碱改水虽然大部分地区失败了,但坚持下来取得成功的,并不只是一个常胜七队,而是有上百个生产队。他把自己调查的情况和看法,向县委常委作了汇报。经过讨论,不少同志支持他的看法。但因为事关重大,李子建要求大家再作些调查研究,自己并没有急于下结论。
这年秋后,常胜大队的五百零四亩碱地改水田获得了大丰收,水稻平均亩产八百零三斤。李子建带领县委的同志第三次来到常胜大队,请这个大队的干部和贫下中农介绍他们坚持碱改水,连年获得丰收的经验。活生生的事实,给了大家深刻的教育,使他们的认识很快统一了起来。经过充分讨论,县委作出了决议,确定第一步搞碱改水十七万亩,受到了全县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一九七一年全县大面积碱改水获得了成功。五万一千亩原来平均亩产只有二、三百斤的轻碱土,现在亩产都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八百斤指标。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