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越是难懂越要多学苦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6-17
第2版()
专栏:

越是难懂越要多学苦读
解放军某部二七一医院副政委 刘晋乾
我开始读马列的书,常常读不懂。心想,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真难啊!后来,列宁的话使我受到启发。列宁在《论国家》一文中,谈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问题的著作时说:“不过起初也许有人会因为难懂而感到害怕,所以我要提醒你们不要因此懊丧,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列宁的教导,使我认识到,难懂是客观存在的,但难懂并不等于不能懂。只要坚持攻读,刻苦钻研,总是可以读懂的。如果因为难懂就不去读书,那么,马列的书放在书架上几十年,还是不懂。自己感到难懂,恰恰说明自己读书少,越是感到难懂,越是应当多读苦读。以后,我每当读书遇到困难的时候,就鞭策自己不打“退堂鼓”,坚持读下去。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章里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不懂;读了三、四遍,还是不懂。这时,我不想读的念头又产生了,但又想到这种知难而退的态度,是懦夫懒汉世界观的表现,这样一辈子也学不懂马克思主义。于是就坚定信心,又坚持读下去。
接着,我又学习了毛主席的哲学著作。这时候,再来读恩格斯的上面那段话,就基本上能够理解了。唯物论的反映论,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感觉、思想是第二性的,这就是把物质的客观存在当作自己认识的前提;而唯心论的先验论,却主张感觉、思想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就是把感觉、思想作为自己认识的前提。一切修正主义者,不管怎样改头换面,伪装打扮,都离不开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一条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刘少奇一类骗子所散布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正是老修正主义的翻版。他们的说法不同,目的一样,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在坚持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我有这样一个体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革命导师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革命科学,要学懂弄通,没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是不行的。但是,只要不松劲,不怕难,坚持读下去,就一定能读懂它。一些生疏的历史背景、词句、人名,读的多了,也就熟识了。正象我们认识人一样,见面的次数多了,也就认识了。那种“一读就懂”的想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以前,由于受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影响,总有这样一个想法:读了书就得马上解决问题,否则,就感到“用不上”,坚持读书的兴趣也就低下来了。
为什么产生这种感觉呢?主要是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作怪,把“简单对号”看成是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简单对号”就以为“用不上”。我在学习上就犯过这个毛病。当时,我因为患胃病,身体弱,觉得在部队工作不适合了,到地方工作好一些。学习《共产党宣言》的时候,由于我不是着重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感到《共产党宣言》中没有一句话是针对我这种思想讲的,读了一遍,没读出兴趣,就放下了。以后,我看到有些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对我启发很大。于是,我再学习《共产党宣言》时,就注意在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上用气力。《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我联系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实际,反复学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个观点,认识到,私有制和私有观念是紧密联系的,只消灭私有制,不消灭私有观念,社会主义所有制就不能真正巩固,还有走回头路的危险。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必须彻底消灭私有观念。自己有没有私有观念呢?这时,就感到想离开部队的思想不是从党的利益出发,不是从工作出发,而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正是私有观念的具体表现!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应当以党的利益为重,以革命工作为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经过学习,我的思想从个人主义的狭隘圈子里跳了出来,不仅工作安心了,而且对《共产党宣言》越读越亲切,越读越爱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