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梁山轴承厂采取有效措施层层把好关 老工人带动青工提高轴承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6-17
第3版()
专栏:

梁山轴承厂采取有效措施层层把好关
老工人带动青工提高轴承质量
据新华社济南电 山东省梁山轴承厂党委会和革委会充分依靠老工人带动青年工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轴承质量。去年,这个厂生产的轴承成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三,今年第一季度又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七点七八。在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它各项指标也完成得比较好。
梁山轴承厂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投入生产的一个新厂,青年工人占全厂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开始,有些同志认为,这个厂是新建厂,新工人多,技术水平低,在这种条件下,首先应该把产量抓上去,然后再抓提高质量。但是,有一次发生了一起废品退货事件,使厂领导受到很大震动。为了从这一件事中吸取教训,厂党委和革委会立即实行开门整风,组织全厂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认真学习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联系退货事件,深入地开展革命大批判。不少老工人对一些领导成员重产量、轻质量的错误思想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通过开门整风,工厂领导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质量和数量的辩证关系。在领导成员提高觉悟的基础上,厂党委和革委会又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学习毛主席有关提高产品质量的指示,同时还组织一部分人到社会上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使大家进一步提高了为革命搞好产品质量的自觉性。
根据这个厂新工人比较多的特点,要提高产品质量,就需要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工人的技术操作水平。因此,厂党委和革委会依靠广大老工人,广泛开展了师傅带徒弟的活动。他们发动老工人通过上技术课、召开事故分析会,进行现场操作表演、开展包教包学、进行个别指导等活动,帮助青年工人尽快地掌握技术,使大批青年工人迅速成长起来。一九六九年进厂的车套车间青年工人钱广平,开始对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不满意,认为是“大材小用”,因此,干活不安心,生产常出废品。负责带他的老工人王宜学,就和他一块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等著作,并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他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激发他的阶级感情,使他提高了思想觉悟。为了帮助钱广平提高技术水平,王宜学又手把手地教他练习操作,钻研技术。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钱广平便掌握了机器的性能,摸清了机器的运转规律。现在,他每班可以车九百个轴承内套,成品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成为全厂青年工人中的标兵。
这个厂的一些车床要凭眼力来控制产品质量,技术不熟练的青年工人难以掌握。工厂党委和革委会决定组织“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同时广泛发动群众,用集体的智慧攻克这一难关。磨套车间“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成员、青年工人薛玉柱,为了攻克这一难关,时刻都在动脑筋,想办法。有一次,一台车床上的电测仪引起了他的注意。在这台车床上加工产品时,只要产品一达到规格要求,电测仪就自动亮灯,车床自动停车,从而消灭了废品。薛玉柱想,要是能在所有车床上都安上电测仪,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就向领导建议自己动手制造“土”电测仪。他的建议得到了厂党委的支持。在老工人和技术员的帮助下,经过多次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土电测仪,解决了用眼力控制产品质量的难题。
梁山轴承厂党委和革委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中,还依靠老工人建立和健全了合理的规章制度。他们分别建立、健全了工时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经济核算、设备维修、工艺改革、交接班、岗位责任、质量检验等项制度。在严格产品验收制度方面,每个车间都建立了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产品检验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工人首先对自己做出的每件活进行认真的检验,把好第一道关;上下班交接时互相检验,把好第二道关;转下道工序时,进行专业检验,把好第三道关。通过这样层层把关,有力地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