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滔滔江水颂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7-02
第6版()
专栏:

滔滔江水颂友谊
滔滔的鸭绿江水奔流不息,日夜歌唱着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战斗友谊。这友谊,象用鲜血灌溉的花朵,开放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坎上;这友谊,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代代相传。
今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中朝两国人民友好团结,互相支援。鸭绿江两岸,传诵着一首首扣人心弦的友谊之歌。
友谊彩带
一条钢铁运输线,穿过巍巍的鸭绿江桥,伸向两岸。它象友谊的彩带,把中朝两国人民的心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初秋的一天上午,一列货车驶进了朝鲜新义州车站。在车辆交接中,发现一节车厢的底部发生故障。我国的车辆交接员老战拿起工具,准备马上抢修。刹时间,天空乌云密布,眼看大雨就要来临。朝鲜的车辆交接工长宋信玉,望着滚滚的乌云,一把拉住老战说:“天就要下雨了,走,避避雨再修。”老战笑着对宋工长说:“下点雨没啥,还是修车要紧。”说着,就钻到车下干了起来。宋工长拗不过他,就站在他的身旁,关切地照顾着中国同志的安全。
乌云随着疾风,越压越低,顿时,大雨倾盆而下。老战回头看见宋工长冒雨站在自己身旁,赶紧催他到车底下避雨。宋工长摆摆手说:“你冒雨修车,我要为你的安全负责。”一句话,说得老战心里热乎乎的。
大雨哗哗地下个不停。老战感到奇怪,怎么雨点没有落到自己身上呢?他回过头来一看,一股热浪扑上心头。原来宋工长把一位朝鲜同志给他送来的雨伞打在老战身上。而他自己,却挺立在风雨之中,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老战激动得半晌才说出一句话:“宋工长,你的衣服淋湿了!”宋工长毫不在意地笑笑说:“没关系,抓紧时间修车要紧。”我国交接所值班员老张看到了这一情景,疾步跑到停车场,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宋工长身上,宋工长推辞不肯穿。这时,中朝两国交接所的同志拿着雨具相继赶来。风雨中,中朝战友互相协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抢修任务。中朝两国铁路工人望着徐徐开动的列车,一双双温暖的手握得更紧了。
深情厚谊
去年八月的一天下午,从朝鲜新义州到达我国边境城市丹东的汽车上,走下一位中年妇女,她叫相玉兰,是丹东市的一个粮站工人。她激动地向人们讲了去朝鲜探亲时的感人经历。
去年七月下旬,她去朝鲜探望侨居在龙岩浦的双亲。
不巧,就在她到朝鲜的那天夜里,她的胃病突然发作,头晕无力。已经入睡的父母被她痛苦的呻吟声惊醒,看到病势不轻,便把她送到龙岩浦医院。
这个医院的医务人员,听说这是来自中国的客人,全力以赴地进行诊治。经诊断需要马上转送道立医院治疗,不然将有生命危险。这时,天下着大雨。朝鲜同志不顾道远路滑,顶风冒雨,连夜把她送到了道立医院。
医院开始了紧张的抢救工作。老院长也不辞辛苦,亲自来为她做检查。最后诊断她是胃溃疡出血,情况非常危急,需要马上输血。朝鲜人民的鲜血缓缓输进了相玉兰的血管里。她的脉搏逐渐好转,血压徐徐回升。眼看着这些珍贵的鲜血,相玉兰的眼睛湿润了。这是朝鲜兄弟的鲜血啊!这血凝聚着中朝人民的友谊,这血使她获得了生命……。她的心在翻腾着。她想: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把自己从旧社会的苦难深渊里拯救出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今,在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首相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朝鲜医务工作者,发扬了高度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千方百计地把自己从死亡边缘上抢救过来。她越想越激动,热泪止不住地往外涌。
相玉兰由于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很快恢复了健康。她出院时,无限深情地向老院长和医务人员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是金日成首相教导的朝鲜人民,用鲜血挽救了我的生命。我一定要把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转告我的同志们!”
风雨同舟
丹东对岸,有一座人造纤维厂。今年一月二十八日下午,一艘拖着满载人造纤维原料——玉米秸皮驳船的朝鲜拖轮,由鸭绿江上游直向纤维厂驶去。行至我岸九连城公社马市大队附近的江面时,突然刮起了大风,驳船上的部分玉米秸皮落入江中,顺流而下。朝鲜同志为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立即进行紧张的打捞。这情景,马市大队的老余同志看到了。他想:朝鲜人民同我们隔江相望,同饮一江水,同打一江鱼,他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他们的损失就是我们的损失。他当机立断,立即组织社员下江打捞。
鸭绿江的严冬,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停泊在江边的一排船只被封冻了,唯有离岸较远的水面上有一只船在飘浮。老余带领九个同志冒着严寒驾船疾驰而下。他们与风浪搏斗,从激流中捞起了一捆捆玉米秸皮。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寒风溅起冰凉的水花,把他们浑身都打湿了,结起一层薄冰,寒气彻骨,但是他们的心比火热,越干越有劲。
江面上风浪滚滚,一捆捆玉米秸皮互相撞击,顺流直冲六号标。那里是急转弯处,水深流急。大风天,一叶孤舟闯进激流是十分危险的。当他们看到朝鲜拖轮上的同志们,正在奋不顾身地抢救国家财产时,深受感动,猛加了一把劲,直向六号标驶去。朝鲜同志深知那里的险情。船长立即命令拖船全速前进,向中国船只靠拢,无论如何也要保证中国同志的安全。两只船终于战胜急风险浪靠在一起了。中朝两国同志热情地互相慰问。朝鲜同志挥手激动地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中国同志急忙回答:“我们是一家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暮色苍茫,他们满怀着中朝两国人民的革命战斗友谊,依依惜别。
代代相传
小朝光已经一周岁了,长得那样活泼可爱。提起“朝光”这个名字,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那是去年初春的时候。辽宁省东沟县马家岗公社社员冷传吉的爱人苑克荣去朝鲜探亲,由于早产,在那里生了一个男孩。
老冷知道这个消息后,赶到朝鲜中央医院去看望。当他踏进病房,就为眼前的情景而深深激动:一位护士同志端着一碗刚煮好的鸡蛋面条放在克荣床边的小桌上,另一位护士手里抱着一个包得整整齐齐的婴儿在让克荣看。老冷心如潮涌:“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朝鲜同志比自己亲人照顾得还周到啊!”老冷感动得上前紧紧握住大夫的手。屋里的朝鲜医务人员看到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忙着热情款待。那位护士同志把孩子递给老冷,高兴地说:“看!这就是小朝光。”“朝光”,多么响亮的名字!克荣含着热泪激动地向老冷叙述了这段经历。她来到朝鲜中央医院,医务人员对她非常关心,再三地说:“你放心吧,这里就象你的祖国一样,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孩子刚生下来的第一天,朝鲜负责外事工作的同志就前来看望,亲切地对她说:“朝中两国人民亲如兄弟,孩子在朝鲜诞生,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这孩子是友谊的象征。”然后,他笑着向大家提议:“我们给孩子起个名字,叫‘朝光’,怎么样?”大家热烈鼓掌,表示同意,孩子的母亲也含笑频频点头。从此,“小朝光”的名字就在医院里传开了。
听了这席话,老冷真是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向朝鲜友人表示:“孩子长大以后,一定要教育他为中朝人民的友谊多做贡献,让中朝友谊代代相传!”
老冷夫妇要回国了。前来送别的医务人员挤满了房间。老冷一手抱着“小朝光”,一手紧紧地拉着朝鲜同志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千言万语也说不尽中朝两国人民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