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普通委员——沈阳桥梁厂党委书记徐东发扬民主的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7-19
第3版()
专栏:

普通委员
——沈阳桥梁厂党委书记徐东发扬民主的二三事
沈阳桥梁厂党委书记徐东,发扬我党传统的民主作风,正确处理书记和“一班人”的关系,把自己置于集体领导之下。人们称他为“普通委员”。在不同意见面前
一次,分管农场工作的党委委员向徐东提出:到农场劳动的职工,与家庭分开生活,开支增大,应该按照旅差标准,发给补助。徐东觉得这是关心群众生活,听说兄弟厂也有这样做的,就点头同意了。后来,其他常委知道了,认为这样做既违反财务制度,又不利于职工思想革命化。就在碰头会上批评徐东不经集体讨论,错误地决定问题。同志们的批评引起了他的重视,感到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就会形成“书记说了算,委员一旁看”的局面。他作了自我批评,收回了原来的错误意见。随后,他和大家一起研究了改善农场伙食,减轻职工负担的措施。
徐东对别人的正确意见,能虚心采纳;对不正确的意见,他也认真听取,看有没有值得吸取的东西,不轻易否定。
有一件事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机电车间的厂房是三十年代盖的老房子,结构陈旧,不能走天车,上级早就同意修新的。党委研究这个问题时,出现了两种意见。一部分同志说,一九五八年修建的生产钢丝绳的厂房,一直没有用上,只要把里面稍加整修,就能利用。另一部分同志却不同意,他们提出:第一,这栋厂房的柱子只能承受十三吨压力。天车自重十吨,再吊五吨活,柱子吃不消;第二,光线不好;第三,地面高低不平,不好安装车床。而且上级早已批准修新的,只要研究个方案干就是了。
徐东老早就想过这件事。开会之前,他还和生产组算了一笔账:另建厂房,要花四十多万元,并且要停产半年。把闲置了十多年的房子用上,既为国家节省了经费,又不影响生产。他感到,前一种意见符合毛主席关于“勤俭办工厂”的指示。可是,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完全正确?主张另建厂房那几个委员的意见中,有没有值得重视的地方?他认真分析了那几个委员提出的三个问题,觉得不攻破这几道难关,这栋房子也确实不好用。想到这里,他提议到群众中去作一番调查,再作决定。
会后,徐东和党委其他成员一起,来到机电车间和基建车间,召开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的调查会,听取群众的意见。群众提出:天车可以用无缝钢管代替角钢,减轻自重;光线暗,只要把所有的玻璃擦拭干净,就能够解决问题;地面不平,可以重新平整。许多老师傅还强调说:“当家一定要学会理财,我们既要从有利生产着眼,又要考虑节约问题,搁着闲厂房不用,另修新的,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难题解决了,这时,徐东再次召集党委会研究,大家一致同意利用闲置厂房作机电车间生产用。
没过多久,沉寂多年的厂房里,响起了欢快的机器转动声。
听到有出入的批评时
有一次,党委为了进一步搞好领导成员的思想革命化,召开了职工大会,发动群众向党委提意见。
会议一开始,人群中站起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师傅,大声说道:“我先放一炮!旧党委办农场养奶牛,吃吃喝喝,搞修正主义。现在咱们农场又养了两头大奶牛,你们可要警惕走旧党委的老路啊!”
老师傅的意见引起了在场群众的纷纷议论。了解情况的人说:“这老头儿,不了解情况瞎放炮,农场养的是大牡牛,那来的大奶牛。”
这条意见虽然不符合事实,但徐东却听得很仔细。他想起毛主席关于“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教导,认为老师傅语重心长,举的事例错了,但出发点没有错,道理也很对。作为领导不应当计较别人错了的地方,而应当认真理解群众的心情。于是,他仔细分析了老师傅的意见,觉得可以从中得出两点启示:第一,工人不了解农场情况,是因为领导既没有跟群众商量过办农场的事,又没有向大家介绍过农场的情况,这说明党委发扬民主不充分。第二,老师傅的意见给党委敲了警钟,提醒我们不要搞特殊化。这个问题自己过去想得不多,一方面说明自己对思想改造的标准要求不高;同时,也说明自己缺乏领导经验。这就要求自己彻底丢掉骄傲自满等思想包袱,真正虚心地向老工人学习,从各方面防止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
事后,徐东把老师傅的意见一直放在心上。在一次党委会上,他建议发动全厂群众参加农场管理,使大家都来关心农业生产;要求干部,特别是党委成员保持艰苦朴素本色,不搞特殊化。
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
为了响应上级革委会关于技术革新、改造锅炉的号召,前年入冬前,厂锅炉房的同志把原来的手烧式锅炉,改造成了振动炉排式锅炉。但大冷天,锅炉总出毛病,气烧不上来,影响取暖。大家反映新式锅炉省煤是省煤,就是不好掌握。徐东认为工人的反映有道理。他想,为了稳妥起见,应当用一台作试验,另一台还是用手烧。在一次党委扩大会上,徐东先把自己的想法和工人的反映说了一下,就让大家发表意见。负责改造锅炉的革委会副主任不同意。他说:“改造锅炉是件新事物,那有一帆风顺的?”大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争来争去,大多数同志认为,只要放手发动群众,革新一定能够逐步完善,坚持两台锅炉都搞新式的。听了大家的发言,徐东感到把旧式锅炉改成新型的振动炉排式锅炉,上级有号召,兄弟单位有成功的经验,本厂虽然还没改成功,但最后结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试验下去,需要通过实践才能验证。想到这些,他觉得多数同志的意见也有道理,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也无绝对把握,就没有再说什么。最后,党委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了决定。
散会以后,徐东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他进一步认识到,书记是“班长”,不是家长。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不能光停留在组织上服从,而要在行动上带头执行。这是检验自己党的观念强不强的标志。想到这里,他立即换上工作服,到锅炉房同工人一块劳动。
徐东和工人同志一起奋战了一阵,使革新部位又有了新的改进,但仍然没有完全过关,毛病还是经常发生,不能保证取暖。事实证明,徐东原来的意见是比较正确的。这时,有的同志埋怨不该把两台锅炉都改了。徐东感到这种情绪对维护党委团结不利,他没有以“正确者”自居,而是耐心地解释:“一种新事物往往要经历多次失败才能成功,认识一件新事物也难免有反复,可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怪这怪那呀!”随后,他又召集党委会,重新研究,作出了一台手烧、一台试验的决定。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