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指导调查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7-20
第1版()
专栏:

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指导调查研究
中共临夏市委在深入调查中,克服片面性和盲目性,加强领导工作,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了三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据新华社兰州电 怎样正确地搞好调查研究,克服领导工作上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洗刷唯心精神?中共甘肃省临夏市委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经验体会。他们在调查研究中,除了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特别注意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通过这样的调查,加强了领导工作,推动了三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为了搞好调查研究,临夏市委认真总结了实践经验。去年初,市委和市革委会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
“九大”团结胜利路线,几位常委和委员到三角公社尹王大队蹲点。尹王大队是临夏市的一个后进单位,领导班子不团结,影响了革命和生产的发展。他们来到这个大队以后,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反映。有的说,这个大队外来的移民多,领导班子不团结是因为外来户和本地人有矛盾;有的说,这个大队姓氏多,领导班子不团结是因为尹、王两姓搞宗派斗争。他们对这些反映没有作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就认为解决领导班子的团结要各方多做自我批评。他们便走东家串西家进行“调解”,在领导班子中进行“说和”,但问题没有解决。后来,他们从学习《共产党宣言》和毛主席著作中得到了启发,认识到离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就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他们又对领导班子不团结的问题进行了第二次调查。通过走访贫下中农,和干部一起分析大队各阶级的状况和现实的阶级斗争表现,大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是阶级敌人正在从暗中破坏集体经济,挑动领导班子不团结。经过发动群众对阶级敌人进行了揭发和斗争,对领导班子进行了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很快解决不团结的问题,使尹王大队的后进面貌迅速发生了变化。
在调查研究中,如何看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市委在深入实际调查中,经常遇到这个问题。他们体会到,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导调查研究,才能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看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在前进中不迷失方向。一九七○年,这个市的粮食亩产跨过《纲要》以后,有的人表现了骄傲自满情绪,认为一九七一年再跨《纲要》问题不大。但是去年夏天,全市遭到了五十天的干旱和连续两次雹灾、一次洪灾,这些人听到下面一些不同反映后,又对能否过《纲要》发生了怀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委组织了调查组,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深入农村进行调查。他们看到,在对待战胜自然灾害的态度上,广大贫下中农是坚决的,只有少数人在灾情面前表现了犹豫和动摇。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些困难,但不象一些人说的那么严重,只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不利条件完全可以克服。市委坚定地指出:不能只等风调雨顺跨《纲要》,要用大寨精神夺丰收。他们积极带领广大群众开展抗灾斗争,使一九七一年粮食产量不但没有减产,而且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九点三。
毛主席教导说:“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临夏市委在调查研究生产问题以及其他各项工作问题时,总是注意用阶级观点作分析,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来进行研究,抓住问题的本质,采取正确的方针,而不应该就生产来抓生产。有一段时间,这个市的一些社队对发展副业生产有不同的认识。他们举办了基层干部学习班,很快统一了认识,并且结合“一打三反”,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加强了对副业生产的领导,正确处理了农副业之间的关系,使农副业生产得到了全面发展。
临夏市委在实践中体会到,要在调查研究中做到自觉地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必须坚持认真看书学习,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分辨是非的能力。由于认真读书,坚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使这个市的领导成员对农村基层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比较好地落实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农业学大寨运动正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健康地向前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