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学习革命理论 提高政策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7-20
第2版()
专栏:

学习革命理论 提高政策水平
中共广西河池县委中心学习组
有一段时间,我们县委在学习时有些同志只注意抠名词、背警句;有些同志则希望从书本中找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不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因而学习的收获不大。
针对这种情况,县委组织全体领导成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学风问题的论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大家认识到,认真看书学习,一定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坚决反对刘少奇一类骗子在学习上鼓吹的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方针。只有紧紧围绕方向、路线上的问题刻苦读书,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问题,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统一,才能使学习真正获得成效并不断深入下去。
前些时候,随着路线教育的不断深入,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为革命种田,一心为集体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社、队出现了劳动不记工分、协作不讲报酬的做法。对于这个问题,县委领导成员的看法开始是不一致的,有的同志认为这样做符合“客观情况”,反映了“群众的要求”;有的同志则不同意这种意见。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呢?我们认真学习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和毛主席的有关教导。马克思在这本书里明确指出了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提出了在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只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马克思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毛主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保留着的“旧社会的痕迹”,不可能一下子消灭,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要随着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逐步地解决。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我们是不断革命论者,又是革命发展阶段论者。我们今天的奋斗是为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但又不能超越实际可能,一步跨入共产主义。
毛主席根据马列主义的根本原理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制定了各项农村经济政策,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劳动不记工分、协作不讲报酬的做法,违反了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违反了现阶段的农村经济政策,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什么“割掉私有制尾巴”,搞平均主义,看起来“左”得很,实际上是形“左”实右。他们就是妄图用这种办法干扰和破坏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达到其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
通过学习,大家从理论上弄清了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进一步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的自觉性。县委领导成员除留个别同志在家主持日常工作外,其他同志分别深入基层,一边调查研究,一边宣传党的政策,同时在全县掀起了一个学习和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的热潮,大大调动了广大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落实政策的实践过程中,大家对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也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