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反复学习,认真思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7-20
第2版()
专栏:

反复学习,认真思索
无锡市化工系统党的核心小组
在读书过程中,我们曾出现过两种倾向。一种是埋头读书,不注意联系现实斗争;另一种是急于求成,不求甚解。结果,既没有弄通马克思主义,又不能有效地指导现实斗争。一年多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学懂弄通,就要开动机器,提倡思索。
我们核心小组的成员,工作上再辛苦也是不怕的,但在学习上却不够艰苦。后来,我们通过对读书情况的分析,提出在看书学习时,不能满足于一页页地翻,一本本地看,而要认真思索,反复领会。读书,象吃东西一样,不能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于是,大家学习时边读边想,逐渐养成了思索的习惯。初步做到每学一本书或一个章节,力求弄清它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在学懂原著的基础上,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三大革命运动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得深,钻得透,效果就比较显著。
我们在学习《实践论》及选读《反杜林论》、《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有关章节时,就采用这种方法,反复认真地读书,把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对照起来学,联系起来想,弄明白什么是唯物论的反映论,什么是唯心论的先验论,然后再进行讨论,加深理解,用来指导实践。基层干部和群众过去曾批评我们领导作风“一般化”,只起了“中转站”的作用,没有起到“变压站”的作用。通过学习唯物论的反映论,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我们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又通过实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增强了实践的观点,加强了调查研究,改变了一般化的领导作风。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只有对实际情况的深切了解,才能正确执行上级的指示。如果满足于一般的上传下达,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于革命斗争的实践没有了解,就不可能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本系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就不能在基层真正落实。现在,在工作中,我们不仅把一般号召和个别具体指导结合起来,而且把总结实践经验,作为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不是学一两次就可以弄通的,必须反复学习,反复领会,每学一次,前进一步,加深一层认识。例如,我们对于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开始是认识不清的,有些同志认为,经济工作主要是具体业务问题,核心小组是抓政治、抓路线的,因此,一度放松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看书学习中,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认识到,经济领域里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经常是和工厂企业的生产活动相关连的,因此,作为一个工业系统的党组织,不能离开经济工作去抓路线,谈政治。我们核心小组先后三次比较集中地学习了列宁和毛主席有关政治和经济关系的论述。第一次,我们学习了列宁关于“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和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观点,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唯生产力论”,明确认识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以路线为纲,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用政治统帅经济。第二次,在深入开展批修整风中,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的观点,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政治可以冲击其它”的谬论,树立为革命抓生产的观点。第三次,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教导,认识到:必须把路线教育和斗、批、改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无产阶级政治在生产领域中的统帅作用。通过这样比较系统的学习和批判,对于马列主义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基本观点,就理解得比较全面、比较深刻了,从而能够比较正确地处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不断排除刘少奇一类骗子从“左”的和右的方面的干扰,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全面落实“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我们化工系统继去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之后,今年一季度又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劳动生产率、上缴利润、产品质量都有了提高,生产成本有所降低,改变了一些单位长期亏本的落后面貌。我们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不断提高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附图片)
工程兵某部指战员,认真读马列的书,读毛主席的书,提高了路线觉悟,促进了国防施工的进度。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