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这也是一场革命——记河北成安县商城公社何横城大队开展科学实验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7-21
第4版()
专栏:农业学大寨

这也是一场革命
——记河北成安县商城公社何横城大队开展科学实验的事迹
正是冀南平原的麦收季节,我们访问了以科学种田闻名的河北成安县商城公社何横城大队。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动人的丰收图:女社员们头戴草帽,肩搭毛巾,紧张地收割;打麦场上,小拖拉机带着大铁?欢快地转圈;木锨起处,麦花飞舞,金黄的麦粒堆积如山。田野上又是一派奇异的景色:刚才还是一片金色的麦地,几个钟头之后,割下麦子,变成了一片翠绿的棉田。春大麦田里,套种着玉米;冬小麦即将割完,春小麦还在灌浆……。村子里,一排排新房,一座座小工厂,机器欢唱,马达轰鸣,谱成一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妙赞歌。
经验和教训都在这里
“科学种田,不光是个怎么种地的技术问题,它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一样,也是一场革命。”这是何横城大队的同志向参观的人们介绍的一个主要体会,它概括了何横城经历的曲折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一九六○年前,大队掌权的人不搞社会主义,搞资本主义,阶级敌人神气,贫下中农受气,生产总是上不去,粮食亩产不过二三百斤,棉花亩产才三四十斤,是全县出名的穷队。经过伟大的整风整社运动,成立了新的党支部,长工出身的李合贵当了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击退了阶级敌人的进攻,开展了改天换地的战斗,生产有所发展,但前进缓慢,仍然改变不了吃粮靠国家、花钱靠贷款的局面。
一九六四年,李合贵第一次从大寨参观回来,激动地对大家说:“大寨人能在艰苦的山区为国家作出那么大贡献,我们在大平原上,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谈得上支援世界革命?我们一定也要做到粮食自给!”李合贵的一席话说得干部群众心里火辣辣的。象沸腾的油锅里放进一把盐,人们噼噼啪啪地议论开了。有的说:“要种粮,少种棉。”有的说:“棉是国家规定的任务,不能少种。经济作物区吃返销粮也是国家规定,合理合法。”有些人说:“棉不能少种,粮食还要自给,可是我们每人只有六分粮地,又没有荒地可开,没地可造,一年只有一百八十天无霜期,也不能象南方那样种双季,粮食难自给!”这一年,他们在水、肥上下了功夫,肥多水足,棉花玉米长得很好。大家都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今年的丰收跑不了啦。可是棉花疯长无法控制,通风透光不好,棉桃大部脱落;玉米又长了钻心虫,不能除治,结果都减产了。生产搞不好,局面没扭转,阶级敌人不断吹冷风,想搞复辟活动。
为什么阶级斗争也抓了,生产斗争也抓了,水肥条件也好了,群众为革命种田的思想也有了,粮棉产量还是上不去呢?他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仔细回顾几年来的斗争实践,深切认识到,三大革命运动都要抓起来。丢了科学实验这一项,生产力也不能充分发展。物质力量不雄厚,无产阶级专政也不能巩固。教训就在这里啊!
一九六五年开始,何横城大队开始抓科学实验。他们吸取外地经验,研究本队情况,发现地边和渠边的庄稼由于通风透光长得特别好。于是改窄垄稀植为宽行密植,又搞间作套种,创造“边行优势”。这一年,他们搞了棉花、小麦等五项间作套种,粮棉显著增产。地越种越巧,办法越来越多。现在间作套种已发展到二十多种,复种指数达到百分之二百四十。从一九六六年以来,连续六年粮棉亩产过“长江”,做到无灾大丰收,有灾也能保丰收。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一千三百九十一斤,皮棉亩产一百六十四斤。每年收获的粮食,除满足一千二百多人的口粮和全大队种子、饲料的需用外,还能向国家交售余粮二十万斤。群众高兴地说:“三大运动一齐抓,革命生产开红花。”
征途上处处有路线斗争
征途上处处有斗争。何横城实行科学种田,生产发展以后,阶级敌人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他们的矛头首先对准党的“九大”代表、何横城的带头人李合贵。他们阴谋策划:要搞掉何横城这面学大寨的红旗,必须先搞垮李合贵;要搞垮李合贵,就得把何横城的产量拉下来。阶级敌人暗杀李合贵的卑鄙阴谋破产之后,又散布流言蜚语,胡说科学种田累死人,不如忍饥得闲、多活几年。一时闹得乌烟瘴气。
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政治可以冲击其它”的妖风刮到何横城。有人指责搞科学种田是“生产第一”、“技术挂帅”,是“不突出政治”的“修正主义”。李合贵和党支部没有被吓倒。他们带领群众迎着风浪闯,顶着困难上,组织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等有关教导,对阶级敌人进行批判、斗争,一次又一次击退了阶级敌人的猖狂进攻,顶住了妖风,搞科学实验的劲头更大了。
何横城大队搞科学种田的过程中,充满唯物论对于唯心论、辩证法对于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方面的斗争。他们开始搞粮棉间作,有很多人接受不了。种了几十年地的老把式李振堂说:“这也种,那也种,把地种成十样景,准收不了。”试验小组的几个小青年向他要地搞试验,好说歹说才给了一亩。他想,给他们一亩地,打不了粮食收不到棉花,也无关大局,还可以教训教训他们,明年不会再干了。青年们在这一亩地里搞棉花玉米间作,秋收时这一亩比大田的棉花多收四十多斤,还多收了一百多斤玉米。李振堂思想开了窍,同大家一起搞科学实验,带头创造了高低垄间作套种的办法,成了“土专家”。
一九六六年从外地引来了一个“六石准”大麦品种,据说它产量高,全大队种了六十亩,由于管理不得法,每亩只收四十来斤。有人讥笑说:六石准,六石准,六蛋壳篓准!有人主张把它喂牲口算了。可是党支部的同志坚持再试一年。这一年吸取了上一年的经验教训,获得亩产六百多斤的好收成。现在,“六石准”已被誉为千斤不倒的好品种。
有一段时间,人们对棉花虫害认识不足,说什么“种在人,收在天”,对除虫不那么积极。一队副队长李庆堂是个老贫农,为集体处处精打细算,唯恐浪费一分钱。开始治虫时,他看到一瓶药几十元,舍不得买,认为这是拿着钱往地里扔。他对打药的人说,有人来检查就打,没有人来你们就歇歇。李合贵想,队长思想不通,就不能带动群众去干。光讲空道理解决不了问题,必须用事实说服大家。他一连几个晚上提着马灯,蹲在棉花地里观看棉铃虫怎样活动,看一个虫一晚上能咬掉几个棉蕾。他把观察来的情况给大家一说,使大家受到深刻教育,对除虫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
何横城科学种田,就是这样在不断实践、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前进的。他们把千百年来春种秋收、秋种夏收的一年一熟的旧耕作制度突破了,创造了一年三熟、四熟和两年七熟、八熟的好方法。每年从五月到十一月,月月有收成。原来有保守思想的人这时也拍着脑门说:“老思想就得换,老眼光就得变!”
这里有了真正的群众运动
何横城的科学实验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群众运动。他们建立了一支由领导、技术人员和群众组成的科学技术骨干队伍。在科研单位协助下,还办了一个小农场,成为科学种田的试验基地。这个小农场只有四十五亩地,面积不大,花样可不少。从国内外引进的一百五十多种棉花、一百一十多种小麦、几十种油菜、玉米,在这小小的园地里安家落户,犹如盛开的百花争奇斗艳。他们还采用各种方法培育良种。“土专家”王希年和他的伙伴们用“鸡子蹦”高粱与小麦进行芽接,培育成功了一个穗大秆粗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小农场成了教育群众解放思想的科学展览馆。
何横城现在几乎是人人懂技术,处处搞试验。小菜园里的几个老农也搞起菜与菜、菜与瓜豆的间作套种。前两年因为没有实现机械化,复种指数提高,劳动强度增大,一队队长王永令,打算缩小间作套种面积。这种怕苦怕累怕麻烦的思想,被他八十多岁的父亲发现了,老父亲就给他回忆旧社会穷人无地可种忍饥挨饿的苦难,对比今天的幸福生活,教育他要做好科学实验的带头人。王永令劲头更大了。何横城的贫下中农都是解放前从外地逃荒来的,家家都有一部苦难史。说起从前的苦,谈起今天的甜,个个心中都象一盆火,谁不拿出浑身力气去搞科学种田呢!
在何横城访问的日子里,我们碰到了许多科学实验的热心人。被人称为“红大娘”的李银,今年六十四岁,儿子、孙子都劳动,家里不愁吃不愁穿。有人说她可以在家里“享享福”,但她却不这样想。她看到何横城这几年的变化,满心眼的欢喜,有使不完的劲。她想,科学种田搞起来,没有大量的粪肥不行,因此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到村外拾粪,回去还和大家一块下地。下工回来,她不是锄草填坑,就是扫树叶积肥,一年四季都是这样。
这里光棉花的虫害就有棉蚜、棉铃虫、地老虎、钻心虫等。用的农药种类也很多。打药时,有时要喷雾,有时要喷粉。从六月发现虫害起,一直到九月,三百亩棉花每天轮着打药。清晨一身露水,午间一身汗水,下工时一身药水,困难真大。刚参加治虫队的姑娘不少人思想都动摇过。四队二十二岁的年轻女队长李美蓉想,治虫就象打仗,喷药就是消灭敌人,你不消灭它,它就要吃掉棉花;收不下棉花,叫我们拿什么支援国家建设和世界革命?于是,她组织姑娘们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大家越干越欢。
还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科学种田的深入发展,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农业机械化必须紧紧跟上。
何横城共有耕地两千四百多亩,男女整半劳力四百多个。实行科学种田以前,全年用工十二万个;间作套种以后,每年需要用工三十万个,而按现有劳力只能做到十四万个,相差一半以上。耕作制度改革了,旧的农具不适用,问题更大。怎么解决?有人说,这些新农具现在工厂没有造,市上买不到,我们造不了,还是等等再说吧。大多数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不能等待,不能依赖,要以自力更生为主,慢慢学着干。通过辩论,统一了思想,他们因陋就简办起了小工厂。
一九六八年,粮棉间作达到了一千多亩,夏耕夏种成了问题,拖拉机开不进地,七寸步犁翻地又压苗,没有办法,只好人工翻地。小工厂的王守田听到群众议论:“春争日,夏争时,这样翻地,非误时不可。”王守田回厂就和同志们研究七寸步犁为什么翻地埋苗的问题。经过分析,找到了原因,终于改制成功了一种就地取土、就地埋沟、深耕、耙平一次成功的“马拉螺旋中耕犁”。用这种犁翻地,一人一天翻十五亩,提高工效三十倍。六年时间,这个小厂已发展成能修、能改、能造的“三能”小工厂。在县机械厂的帮助下,他们共改、制新式大小机械三十六种,一千多(台)件,使耕作、播种、锄草、农副业产品加工等,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节省了大量劳力,做到了以副养机,以机促农。他们还办起了小油坊、粮棉加工厂、肥皂厂、缝纫社。
何横城的经验正在全国许多地方开花结果,各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也不断给他们新的营养。他们说:“不能总是老套套,每年都要排新戏。”在三大革命运动的舞台上,何横城大队必将不断排演出有声有色的新戏来。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附图片)
粮棉间作创高产——何横城田野一角。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