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7-24
第3版()
专栏:

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中共天津市利生体育用品厂总支委员会
我们利生体育用品厂主要生产足球、篮球和排球。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几年来,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产品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一九七一年,各类球的产量比一九七○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一,品种增加到一百零三种,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金杯牌”足、篮、排球的质量都达到了先进水平,多次被选为国际比赛标准用球。我们的产品除供应国内需要以外,还远销世界五大洲的七十三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亲自抓质量
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是否亲自抓质量,是产品质量能不能提高的一个关键。
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产品,不但求数量多,而且求质量好,耐穿耐用”的伟大教导,我们狠抓了提高产品质量的工作。
制革车间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工序。由于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干扰,皮革制得不好,一度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党总支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到这个车间,发动群众开展革命大批判,大揭大摆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危害性,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在试制新产品和搞重大技术革新时,党总支第一把手也经常深入现场和大家一起研究。有一次试制新产品胶面球,有的技术员看到几次试验都没成功,怕别人说浪费原材料,不敢再搞。这个同志发现后,鼓励他们打消顾虑,继续试制。技术员打消顾虑后,向老工人请教,终于试制成功了质量良好的胶面球。搞好路线教育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我们体会到,只有搞好路线教育,产品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有一段时间,在生产任务重的情况下,有的人产生了“重数量轻质量”的错误思想。说什么:“产品牌子出了名,质量差点也能行。”我们抓住这种思想苗头,请老工人讲厂史。老工人讲述了过去资本家为了赚钱,粗制滥造,弄虚作假,往不够重量的球里“贴膏药”、吹滑石粉。老工人气愤地指出:唯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通过厂史教育,大家认识到,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定要坚持产品好,好中求多,好中求快,好中求省地发展生产。大家表示:一定要多缝球,缝好球。
几年来,我们多次请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同志,给大家讲提高产品质量在国际上的影响和意义。一次,有个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同志说:你们生产的球,订购的国家越来越多,对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赞誉也越来越高。这进一步提高了工人对搞好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的认识。实行合理的规章制度
我厂曾出现过这样的事:由于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有的人认为,过去的规章制度是文化大革命以前搞的,都是“管、卡、压”,主张“一风吹”。可是,多数工人认为:没有制度,工厂的生产秩序就会乱套。他们抵制了错误思想的干扰,坚持了合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这件事,使我们认识到: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和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发动群众从分清路线是非入手,对过去的规章制度,进行逐条分析。凡是阻碍生产发展,束缚工人积极性的制度,就是不合理的,应该批判;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工人参加企业管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制度,就是合理的,应该坚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发动群众,建立和健全了岗位责任制、产品质量三级检验制(个人自检、小组互检、专职检验)等制度,并根据各车间、班组、工序的特点,组织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相结合,订出了技术操作规程,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开展技术革新
我厂生产皮制球有五十年的历史。几十年来,缝球工人都是“手拿锥把坐马扎,两臂煞劲费力大”,每缝一针需要用上十到十五公斤的拉力。一个球要缝上千针,每人每天按缝三个球计算,就得缝几千针,需要很强的体力劳动。而且,缝球煞劲也不完全一样:体力强弱不一样;年龄大小不一样;一个人上午和下午不一样。如何保证煞劲均匀,这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文化大革命前,很多工人提出:“技术要革新,产品要革命,缝球要机械化。”但是,由于刘少奇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工人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广大工人掀起了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技术革新高潮。大家学习大庆工人阶级“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制造了机械传动缝球拉力机。但是,由于机械传动,控制不住拉力的大小,还是解决不了煞劲不匀的问题。我们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从实践中认识到,要用机械代替人力煞劲,必须具备象人力煞劲那样的缓冲性和柔和性。在汽车场老工人的帮助下,经过二十多次的试验,制成汽动拉力机。用汽动拉力机缝球,既保持了人工缝球的优点,又解决了煞劲不匀的问题,使球的质量显著提高,产量也比手工缝球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调查研究,精益求精“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通过学习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大家认识到: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产品质量也应当不断提高。我们到实践中去找不足,先后走访了北京、上海、内蒙古等二十多个省市的球队,征求运动员对产品质量的意见。我们还要求职工学会在比赛场上鉴定球的质量。不管是国际比赛,还是国内比赛,一有机会,就组织干部和工人去看球,注意观察球的质量。有一次,我们发现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用头顶球很少。比赛后,我们访问了运动员。他们说:“球的缝口皮条太硬。”回来后,我们和群众一起提出了试制“无口球”的设想。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去掉了皮条,在我国第一次制出了“无口球”,结束了“有口球”的历史。还有一次,我们发现运动员踢出去的球在空中发颠,弧线不规则。比赛后,我们把那个球带回厂研究,原来是球胆嘴子皮太厚,造成球身重量不匀。“三结合”小组搞了几次试验,采取了胆嘴背面加重平衡的方法,解决了球踢出去发颠,弧线不规则的问题,足球运动员很满意。但是,排球运动员反映加重后容易挫手。我们又采用了减轻球嘴重量的方法,加以改进,受到了足、排球运动员的欢迎。由于我们走出门去找差距,使我们的认识不断提高,质量不断改进,先后试制成功了“雪地足球”、“黑白电视足球”、“花丁字彩色电视足球”等新产品,受到了国内外广大体育爱好者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