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要帮助“粮棉窝”开辟多种经营门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7-26
第2版()
专栏:

要帮助“粮棉窝”开辟多种经营门路
平原粮棉产区能不能发展多种经营?过去,有些人以为“这里是粮棉窝,不能搞多种经营”。
去年以来,陕西临潼县第二生产资料土产公司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从实际出发,积极帮助社队因地制宜搞多种经营。他们的实践证明:平原粮棉产区,同样有着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
临潼县第二生产资料土产公司担负着这个县渭河以北十六个公社的农副产品收购和生产资料供应工作。这里是一马平川,各社、队都是从事粮棉生产,很少种植林木。这里的竹、木农具等生产资料从来都是靠外地供应。文化大革命以来,有人提出,要立足当地,自力更生解决农具问题。但有的同志说:“总不能把粮棉地让出来种扫帚竹吧!”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他们学习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认识到商业部门有责任支援社队发展多种经营,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辟多种经营门路。
这个公司的职工根据毛主席关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教导,在当地党委领导下,深入社、队进行调查研究。这里水渠纵横,道路交错,渠岸、路旁、村庄周围、街道院落都可以植树、种条、种竹,有水的地方还可以搞养殖业。他们粗略计算了一下:临潼县渭河以北的十六个公社,仅渠岸、路旁和可利用的河滩,就有好几千亩,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就可以解决当地的竹木农具原料和建筑用材问题,又可以增加社员群众的收入。他们把调查研究的结果向群众提出后,各社、队的贫下中农都很支持。这个公司的职工在去年一年中,就帮助社队栽种、培育各种林木共二十多个品种、六十八万多株。同时,根据当地资源、劳力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花椒、黄花和养殖等副业。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