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北部湾边的红色娘子军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7-28
第3版()
专栏:

北部湾边的红色娘子军连
在广西北部湾边的北海市地角公社,活跃着一支由渔家姑娘组成的女民兵连队。这个女民兵连以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作指导,一面生产,一面练武,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被人们称为“红色娘子军连”。
女民兵连自建立以来,始终坚持白天劳动练武,夜晚巡逻放哨,成为保卫祖国海防的一支坚强的战斗队。女民兵们经常利用劳动间隙,刻苦练习打坦克、打飞机、爆破、刺杀、武装泅渡等军事技术。经过艰苦训练,她们逐渐掌握了手中武器,不断提高了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
女民兵林英章,这个过去看见人家放鞭炮也掩着耳朵躲开的十六岁的姑娘,现在成了一名爆破手。她平时在沙地上摸、爬、滚、打,苦练爆破本领。两肘磨出了血,也从不喊一声痛。同志们劝她注意身体,她说:“解放战争中,爆破英雄董存瑞同志为了革命事业舍身炸碉堡,我破点皮,流点血,算得了什么!”现在,她不仅掌握了三种爆破坦克的技术,也练出了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一次战斗演习,连里交给林英章一项爆破任务,她抱着四公斤重的炸药包,迅速地冲向爆破目标。突然,一条三米宽的水沟挡住了她的去路,绕道过去就会贻误战机,她果敢地向前跳去。由于用力过猛,脚下一滑,摔倒在沟里。两肘摔伤了,痛得她直冒汗珠。这时,林英章想到消灭
“敌人”要紧,就咬紧牙关,一跃而起,继续冲向“敌群”,胜利地完成了爆破任务。
女民兵连不仅是坚守海防的战斗队,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支突击队。去年四月,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公社决定派女民兵连参加围海造田的战斗。
围海造田,在地角公社是第一次,困难很多。修筑拦海堤缺少石头,她们就自己动手,开山凿石。许多人手上打起了血泡,脸上晒脱了皮,但仍然坚持战斗。正在这个时候,一场暴雨袭来,民兵们筑起的一条排水沟被洪水冲来的沙土填得严严实实。在困难面前,女民兵们学习毛主席有关教导,更加坚定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她们以顽强的意志,迅速修复了排水沟。接着,又完成了一道一百六十多米长的拦洪坝和一条五十五米长的拦海堤的工程,向大海夺回了八十多亩土地。社员们热情地称赞说:“咱们渔家姑娘真不简单!”
公社党委经常对女民兵们进行阶级教育和路线斗争教育,十分关心女民兵连的成长。这个连队刚成立时,公社党委就组织女民兵们学习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的教导,提高对民兵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广大贫苦渔民和老民兵把培养、教育革命的新一代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天夜里,老渔工曹超贵出海回来,听说女儿、女民兵连副连长曹家秀要出去执勤,他想:女儿当民兵干部不久,正是需要好好帮助的时候。于是,他不顾疲劳,拿起钢枪跟女儿一起出发了。父女俩在海滩上巡逻,曹超贵凭他多年的斗争经验,教育女儿怎样正确观察、分析、判断情况。这时,天哗哗地下起雨来,曹家秀担心父亲年纪大,在风雨中行动不便。父亲猜出了女儿的心思,便一面给她讲民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作风,一面介绍在风雨中怎样巡逻、放哨。曹家秀被父亲的这种精神深深感动,受到了教育。
女民兵们在党的培养教育下茁壮地成长着。自从党的
“九大”以来,女民兵连有十四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十七人参加了共青团。几年来,女民兵连还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八十四名干部。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