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画卷——评报告文学集《战海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02
第4版()
专栏: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画卷
——评报告文学集《战海河》北京部队某部 前 军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集《战海河》,反映了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根治海河”战斗号令下,河北人民开展的波澜壮阔的根治海河的群众运动,为广大读者勾画了一幅“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壮丽画卷。
这个报告文学集,在反映“当代愚公”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表现根治海河战斗中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表现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精神风貌,以及组织群众创作反映重大题材方面,有比较鲜明的特点。
《战海河》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选择了重大题材的重大事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根治海河的斗争生活,热情地歌颂了“当代愚公”改天换地的宏伟气魄。当我们打开这个集子,就会立即被引入动人心弦的战斗场面:在那海河水系纵横交错的广阔土地上,处处红旗飞舞、龙腾虎跃;大清河上,清河县治河民工团“红一连”正在顶狂风、战恶浪,保护拦河大坝;永定新河工地上,秦皇岛市民工团先遣队正与特大海啸搏斗,舍身抢救施工物资和粮食;暴风雪里,馆陶县芦里公社治河先遣队顶风冒雪,正在破冻掘河;太行深处,灵寿县瓦房台大队女社员不畏艰险,攀上“阎王鼻子勾”,正在种树锁“龙”;……在这一个个战斗场面中,活跃着成千上万个“当代愚公”,即广大贫下中农、工人、革命干部和革命的技术人员。他们中间,有年过半百但却朝气蓬勃的老同志,也有英姿飒爽、敢想敢干的男女青年;有转战治河第一线的尖兵,也有全心全意、勤勤恳恳为工地服务的后勤战士。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团结战斗,共同向前,构成了一幅气势壮观的向大自然进军的画面。这幅只有在我们这个时代才能出现的宏伟画面,生动地反映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我国人民战天斗地的壮丽图景。《战海河》在着力描写海河工地战斗场景的同时,还尽情地讴歌了“当代愚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广大民工为了早日把海河根治好,“情愿吃尽千般苦”,“越苦越累越心甜”。面对重重困难,他们不动摇、不后退,“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把任务拿下来!”特别是《硬骨头排长》中写的范永田的英雄事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二十三岁的青年人,把海河带给世世代代穷苦人的灾难牢记心头。在工地上,他处处打头阵,挑重担。卸船上的施工物资,三百斤重的打夯用的碌碡,他抱起一个就咚咚地大步向船下走去。垫板上的钉子扎进脚心,疼痛难忍,范永田怕被同志们发觉让他休息,气没有喘,脚没有停,回头上船又抱走最后一个。紧接着,他又带伤参加了收稻、筑坝、挖河战斗。一滴水反映大海。象范永田这样的硬骨头战士,在海河工地上何止成千上万!
《战海河》还突出地描写了“当代愚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战胜在技术、物资、机械设备方面遇到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道路,夺取治河胜利的情景。作品中描写的一个个动人事迹,深刻地展示了“当代愚公”敢于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重理山河、艰苦创业的英雄风貌。
《战海河》在描写人和自然的壮阔斗争中,还突出反映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和两种思想的斗争。
这个集子中的二十六篇作品,就内容来说,有挖河、打井、筑堤、运料、技术革新等等,但作者并没有偏重于叙述事件的过程,或者孤立地去描写施工场面和技术操作,而是紧紧抓住了路线这个纲,通过对事件、人物、场面的描写,着重反映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和两种思想的斗争。
作品对围绕着要不要治河、怎样治河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就写得比较深刻。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令后,广大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却胡说什么“下决心让河北再淹十年”,极力阻挠和破坏根治海河的伟大群众运动。在施工中,广大革命群众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决心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千年害河变利河,万顷碱滩变良田”。可是,却有少数人在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不是把计划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而是伸手向上,依赖国家。在缺设备、少技术的条件下,广大治河民工充分发扬革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了种种困难,极大地提高了工效,加速了海河工程的进度。而有的人却一味迷信洋教条、洋设备,搞“爬行主义”、
“洋奴哲学”,放慢工程进度。这使我们看到,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充满着尖锐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战海河》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反映根治海河的伟大斗争中,描写了一批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形象和无产阶级的英雄群象。《红心铸金堤》中被誉为
“修河治水的土专家”的侯晨明,《马玉琦的故事》描写的“老河迷”马玉琦,《硬骨头排长》范永田,《小老虎班》班长张德林,《白衣红心》中的医生刁景和,都给人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这些作品尽管选材不同,但是,作者都力求站在路线斗争的高度,来展示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小老虎班》班长张德林,带领全班在黑龙港河创造“碟形开挖法”,治服了两米多深的流沙;独流减河九十天任务二十五天完成;渤海之滨战胜特大海啸。在这样气势动人的背景下,作者用更多的笔墨,着重描写了班长张德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教育战友的事迹,在我们面前树立起一个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英雄形象。作者还通过张德林向越南水利考察团介绍根治海河的情况的思想活动,进一步展示了英雄人物身在治河工地,胸怀五洲风雷,为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崇高思想境界。《马玉琦的故事》则通过几件看来似乎平凡,却含义很深的具体事例,刻画了马玉琦这位人称“老河迷”的治河英雄。为了落实毛主席
“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指示,他把翻盖自己房子的事向后一推再推;为了试制“以空带重”的土滑车,他没有睡过“囫囵觉”,没有吃过“应时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治河工地上。作者通过对这些事例的描绘,揭示出了英雄人物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精神,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战斗的英雄性格。
《战海河》在创作上,生动地体现了群众性。这个报告文学集子,是由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集体创作的。许多作者亲自参加了根治海河的战斗,本身就是那些战天斗地英雄中的一员。他们对治河生活最熟悉,对英雄最了解,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感情。他们以主人翁的身分,用文艺的形式,满腔热情地向人们叙述耳闻目睹的激动人心的事迹,歌颂自己的战斗生活,赞美自己所热爱的英雄。由于作者的生活丰富多彩,创作源泉雄厚,所以作品感情真挚,比较朴实、动人,有一定的感染力。由于作者来自群众,有比较丰富的群众语言,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报告文学集《战海河》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有些篇章情节比较简单,刻画人物比较肤浅,文章显得不够生动。作品没有正面反映工程技术人员在根治海河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写工程技术人员的思想改造、思想转变也比较勉强。个别作品用了一些脱离当时环境和人物性格的标语口号式的语言,代替了对人物的具体刻画。然而,这些缺点,都是前进中的缺点,比起它的收获来,毕竟是次要的。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