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艰苦奋斗十九年——四季青公社远大七队勤俭办社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06
第1版()
专栏:

艰苦奋斗十九年
——四季青公社远大七队勤俭办社的调查
海淀区四季青公社远大七队位于北京近郊,以生产蔬菜为主。有六十三户,三百一十一人,一百四十五个劳动力,耕地二百一十亩,平均每人六分七厘地。
这个队的前身是远大农业合作社。一九五五年,当这个农业合作社由初级社转为高级社的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一个从初级形式过渡到高级形式的合作社》一文的批示中曾经指出:“生产力一经进一步解放,生产就会有更大的发展。”十多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队的干部和社员,在毛主席的光辉批示指引下,艰苦奋斗,勤俭办社,使集体经济日益巩固,社员收入不断提高。最近六年蔬菜平均亩产达一万六千斤,比全公社平均亩产量高百分之三十以上,平均每年总开支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三,比全公社平均开支低百分之三十以上。一九七一年,社员总分配比合作化时期收入最高的一九五七年增加百分之七十多。
艰苦奋斗的传统永不丢
一九五三年,远大农业合作社刚建立的时候,家底很薄。这个社的干部带领群众艰苦创业,盖起了两间土坯房。当时,一小撮阶级敌人曾恶毒诅咒:“土坯房子长不了,合作社搞不好。”干部和贫下中农坚决顶住了这股阴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穷干苦干,合作社越办越红火。实现公社化以后,收入多了,家底厚了,有的人看到别的队盖上了新砖房,自己队的办公室还是土坯房,就说:“咱们又不是没有钱,为什么不盖几间象样的房子?”还有人说什么:“七队不盖砖房就是不留后。”条件好了还要不要继续艰苦奋斗?干部和社员一起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勤俭办社”的教导,并通过开展回忆对比活动,使大家认识到:要给后代留下革命的传统,把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十九年来,他们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社,现在,队里的办公室、库房、牲口棚,都是自己动手盖起来的土坯房;值班用的床还是合作化初期的一个破大车板;公用的一把竹皮暖瓶,从一九五六年到现在已十六年了,他们用铁丝缠了又缠,还使用着。干部、社员在使用这些东西时说:“用这些东西,能使我们站在七队望全球,艰苦奋斗的传统永不丢!”
勤俭办社从点滴做起
一根马莲有一尺多长,过去捆蔓时一刀两断,只能捆两个蔓。后来,他们听说邻队马莲使得很省,队长就亲自跑去学习。现在捆蔓时,每个社员都拿一把小刀,捆一个蔓使小刀截断一次,一根马莲就能多捆三个蔓。这样,全队一年可节约二三百斤马莲。
一根稻草,有的捆菜短了,社员们就接起来用。全队一年绑支架、捆蔬菜得用稻草近万斤,从来不浪费。
一根竹竿,冬春架风障,夏天当架柴;架扁豆短了,改架西红柿,直到半尺来长还用到阳畦里当扦子。
由于处处精打细算,不仅节约了生产开支,促进了生产发展,而且在全队干部、社员中,树立了以勤俭节约为荣,辅张浪费为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现在,合作化时期盖阳畦用的玻璃,大部分还没有坏;刚办社时买的六根扁担,一直使到现在还有四根;社员入社时带进来的八台单管喷雾器至今还在使用着。一次,电机手看到队里盛农药的水桶底坏了,如果送到外面换一个底就得花一元多,他就用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买来的废汽油桶盖,把八只水桶修好了,一共才花了八角钱。
干部以身作则
远大七队所以能够坚持艰苦奋斗十九年,一个重要原因,是带头人以身作则。
生产队长、共产党员王成奎,一九五三年组织初级社时担任生产组长,一九五五年以后,担任生产队长,连选连任十七年。在三大革命运动中,他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继承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贫下中农称赞说:“队长带领大伙艰苦奋斗,勤俭办社是竹板弓子一个劲!”
平时,社员还没出工,王成奎先到地里转一转;社员收工后,他还要到地头看一看;晚上睡觉前还要想一想、算一算,工作安排是否合适,还有什么问题。全队二百多亩土地,十多年来的生产情况都装在他的脑子里,怎样做才能既增产又节约,他都心中有数。全队的财产有多少,在他脑子里有一本实实贴贴的账。这些财产能用多少年,啥时应该添什么,啥东西不应该添,都一清二楚。他发现队里用的喷雾器皮钱因磨损经常需要换,有的社员提出多买几个存着,他说:“买一个皮钱要四、五分钱,看起来是小事,积攒起来就多了,那怕是一分钱也要掂掂花。”他到修鞋铺买来三毛钱的碎皮头,发动社员剪了剪做成皮钱,一年也没用完。
群众看到干部带头很受教育,他们说:“红花还要绿叶扶,有人带还得有人干。”所以遇事大伙争着为集体出力。贫农社员耿静荣从阳畦旁边拣了点碎玻璃,准备拿回家搪炉子。她找会计过了秤,交了三分钱才拿走。她说:“干部做出了样子,我们得照着学。”
北京市海淀区革委会、四季青公社革委会调查组
(原载《北京日报》,本报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