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蒸蒸日上 访问罗中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3
第5版()
专栏:布加勒斯特通讯

蒸蒸日上
访问罗中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
在罗马尼亚解放二十八周年这一光辉节日的前夕,我们访问了驰名罗马尼亚全国、同时又为中国人民所熟悉的罗中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
从布加勒斯特驱车向东走九十多公里,就到了蒙特尼—布泽乌乡罗中友好农业社。瞩目四望,我们被一派生气勃勃的劳动景象吸引住了。一队队社员正在挥镰收割向日葵,有的女社员正在收摘鲜红的西红柿。拖拉机在田间来往奔驰。玉米棒子长得又粗又大,预示着新的丰收。走进乡里,那一排排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村住宅以及粉刷如新的商店、学校和运动场,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罗中友好农业社位于罗马尼亚南部的伯勒干大平原,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然而在那万恶的旧社会,蒙特尼—布泽乌乡的广大劳动农民和罗马尼亚全国的农民一样,饱受地主、富农的残酷剥削,过着极其穷困的生活。六十二岁的老社员伯尔勒迪亚努告诉我们,解放前他父母租种地主的土地,全年的一半收成都要交租,种籽还要自己出。伯尔勒迪亚努只得到地主家里当长工。在地主家里,他住的是草棚,吃的是剩饭,一连干了好几年,一分钱也没得到。解放后,他分得了土地,才翻身作了主人。农业社主席吉查同志告诉我们,他自己“从小就给地主干活,吃不饱、穿不暖。解放前,十个兄弟中有三个因患病无钱医治而去世了”。
解放后,蒙特尼—布泽乌乡的广大农民在罗马尼亚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倒了地主阶级,实行了土地改革,分得了土地、房屋和农具。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这个乡的三十四户贫苦农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决定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于是以“八月二十三日”命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诞生了。当时,全社只有二百七十二公顷土地、两匹马、两头猪和一万八千多列伊的公共财产。建社初期,社员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农具少、种籽不够等困难,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和阶级敌人的破坏,使新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站住了脚,并逐步发展和扩大。到一九六○年,全乡实现了合作化。这样,现在的“八月二十三日”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扩大到了一千五百户,土地已经增加到了五千公顷。
在全乡实现合作化后,农业生产直线上升,大田作物产量比以前有了显著增加。解放前,这里的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每公顷只有六、七百公斤,建社初期也只有一千二百公斤左右。到一九六四年,全社玉米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四千公斤,获得国家颁发的玉米高产三等奖。去年,他们在一千二百公顷的玉米地上每公顷产量达到五千零七十四公斤,创造了建社以来的最高纪录,荣获了国务委员会颁发的一级“劳动勋章”。社主席吉查同志兴奋地对我们说,今年全社又获得了小麦大丰收,每公顷平均产量达到三千九百三十五公斤,比计划高出九百多公斤。
罗中友好农业社的畜牧业也有很大发展。近几年来,社员们自己动手盖起了整齐干净的大型养牛场、养猪场和养鸡场。目前全社共有一千四百多头牛,二千多头猪,三千只羊和数万只鸡。
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合作社已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现在,一个拥有四十多台拖拉机、十四台播种机、二十台联合收割机的国营拖拉机站,专门为罗中友好农业社服务。农业社自己还有十辆卡车,十台运输用的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
一九七一年六月,罗中友好农业社同邻近的四个农业社合办了机械、建筑、纺织、手工艺、缝纫、橡胶和塑料等小型工厂,二百八十六名社员参加工厂工作。工厂的工人在农忙时期,也到地里干活。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社员原有的住房都得到了修缮,还盖了八百多所新房。一九六三年实现了电气化。从今年起,开始实行公费医疗。
二十年来,广大社员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罗中友好农业社里不断涌现出爱社、爱集体的好人好事。象司机帕萨罗伊、帕奇蒂亚努等精心爱护和管理卡车,创造了行车十五万公里无大修的优异成绩。赶大车的老社员杜米特鲁被大家称为“不知疲倦的人”,他喂的马,膘肥体壮,他用的大车,整洁无损。社里交给他运草的任务,他起早贪黑,别人拉一趟,他往往拉两趟。女社员马丽亚在生产劳动中积极带头,勇于挑重担,她干的活,超过了一般男社员的劳动量。
一九六四年十月四日蒙特尼—布泽乌“八月二十三日”农业生产合作社被命名为罗中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现在它已接待了七十多个来访的中国代表团。这个社还同北京市芦沟桥中罗友好人民公社建立了亲密友好的联系。近几年来,这种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已成为中罗两国人民兄弟友谊和战斗团结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由农林部长沙风同志率领的中国农业代表团到罗中友好农业社作客。这一天,社员们象迎接亲人一样,热情接待了中国代表团。代表团团员、北京市芦沟桥中罗友好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周瑞卿同志说,罗中友好农业社送给中罗友好人民公社的“友谊号”玉米种籽,去年在北京获得了大丰收。
我们在参观社里的菜园时,看到这里种植的北京西红柿也结出了又红又大的果实。正在劳动的社员们对我们说:“这些西红柿我们一个也舍不得吃,要全部留作种籽,让这一友谊的种籽一代代传下去。让罗中友谊之花永远盛开!”
在罗马尼亚解放二十八周年和罗中友好农业社建社二十周年之际,我们衷心祝愿罗中友好农业社全体社员,在以齐奥塞斯库同志为首的罗马尼亚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康庄大道,继续前进,取得更新、更大的成绩。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