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班长”带头作出榜样 凤老大队和生产队干部积极参加劳动,出勤率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5
第1版()
专栏:

“班长”带头作出榜样
凤老大队和生产队干部积极参加劳动,出勤率高
新华社广州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四日电 广东省潮阳县贵屿公社凤老大队的干部,从一九六三年以来,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劳动中做好工作。去年,这个大队的六十九名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平均每人劳动三百零九天。其中,大队干部平均出勤二百零三天。由于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进一步鼓舞了社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这个大队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社员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政治营养,取得了领导生产的主动权。去年冬天,这个大队为了提高水稻产量,试播越冬秧。分工抓生产的党支部副书记,开始时信心不足,后来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中,看到社员群众为夺高产精心管理秧苗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受到了很大教育。在试验中,遇到了阴雨低温天气,出现烂秧现象。他及时召开群众会,总结和运用群众的成功经验,闯过了烂秧关,培育出又粗又壮的秧苗。
为了给干部参加劳动创造条件,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不要脱产,又要工作”的教导,注意正确处理劳动和工作的矛盾。他们采取了四条措施:一、定队包片。全大队十五个生产队分为四个片,每个大队干部固定在一个生产队参加劳动,做到工作到生产队去办,问题在田间、地头解决。重大问题,先集中讨论决定,然后再分头去执行。二、精简会议,做到开短会、晚上开会,尽量不占或少占劳动时间。三、定期检查。大队党支部坚持定期对干部参加劳动的情况进行检查,吸收贫下中农代表参加评论,接受群众监督。四、落实政策,合理解决干部的劳动计酬问题。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干部参加劳动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关键在于“班长”带头作出榜样。县委委员、大队党支部书记芦振森,常年坚持参加劳动。除外出开会、参观外,他每天都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和社员同样出工,一起劳动。一天,公社通知他参加党委会议,天还没亮,他就起床,牵着牛,扛着耙,下田劳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已耙好了二亩多地,然后才赶到公社开会。九年多来,他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时间都在一百八十天以上。在“班长”的带动下,这个大队的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蔚然成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