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地层深处战旗红——记不断跃进中的云南冶金第一矿一○一矿掘进四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6
第2版()
专栏:

地层深处战旗红
——记不断跃进中的云南冶金第一矿一○一矿掘进四队
在祖国西南边疆一座古老矿山的地层深处,一支三、四十人的掘进队伍,以跃进的步伐进行着顽强的战斗。几年来,他们一不靠增加人力,二不靠更新设备,使最高月进尺从一百多米跃进到三百多米,又跃进到八百多米,今年更跃进到一千一百多米。他们的掘进水平,比全国同类型掘进队高出一倍、两倍,以至三倍、四倍。这就是全国冶金战线上的一面红旗:云南冶金第一矿一○一矿掘进四队。
他们是怎样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的呢?敢开顶风船保 卫三百米
一九六七年初,正当掘进四队上井坚持革命,下井全力生产,月进尺保持三百米高水平的时候,一天,矿上突然出现了“炮轰三百米”、“三百米是大阴谋”的大字报和大标语。领导四队的工区党支部书记饶学元受到批判,四队的骨干尚学勤遭到围攻。
这是怎么回事呢?“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有什么错?”“按照总路线精神打三百米有什么错?”“为什么要攻击四队?”“为什么要攻击三百米?”四队的全体工人都在思索着这些严肃的问题。人们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四清”运动中批判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情景,回忆起“四清”后期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学大庆群众运动中,全队首创三百米的日日夜夜。
最使人们不能忘怀的是月末的一天下午。中班的工人下井去接班,早班的工人却不肯下班。五点钟,晚班的工人也心急如火地提早上了班。三个班的战友同心协力地投入了夺取三百米的最后战斗。
只见接班的工人下井,不见交班的工人上井,领导派了一个干部下井去叫。这个干部下井后,看到大家干得那样起劲,早忘了领导交给的任务,抱起凿岩机同大家一起干起来。
一个钟头过去了,还不见一个人上来,领导又派值班长下去叫。他到了掌子面,听说再打七茬炮就可以实现月进尺三百米,也不顾叫人的任务,激动地说,“干就干,不到长城非好汉”,扎起袖子,也干了起来。
左等右等,总不见一个人出来,连下井叫人的人也一去不返。副坑长马老七和二工区区长李龙彪只得亲自下井。井下是一片忘我战斗的气氛,怎么叫得动呢?急得马老七要动手拖。班长王家喜诚挚地说:“副坑长,毛主席号召我们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一定要拿下三百米,打出中国工人阶级的志气!”马老七看着王家喜严肃的表情,看着工人们那股冲天干劲,感动得再也不能张口叫人,抢过畚箕,也干起来了。
四队就凭这种精神,创造了月进尺翻一番的纪录,打出了三百零五米,三百一十米,三百九十六米。
思前想后,坚持三百米非常对呀!那些大字报、大标语的提法是完全错误的。
为什么有人拚命反对呢?经过深入调查,原来在幕后操纵攻击三百米最厉害的,是一小撮阶级敌人。四队的工人恍然大悟,是巩固发展三百米,还是砍掉三百米,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
四队决不能沉默!他们以敢开顶风船的精神,贴出反击的大字报。在一次抓革命、促生产的大会上,尚学勤代表四队庄严地回答:三百米是“四清”运动的伟大成果,是学大庆学出来的,是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打出来的,是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斗出来的。我们不但要巩固三百米,还要发展三百米,要打出四百米、五百米、六百米。谁要反对,就要跟他斗到底!
阶级敌人继续玩弄种种阴谋,一度篡夺了四队的领导权。四队的队名被取消了,人员被调散了,设备被搬走了。但是,只能散了四队的人,却散不了四队的心。四队的工人,在阶级敌人嚣张一时的日子里,为了保卫矿山,时时刻刻在怀念着四队,怀念着三百米,怀念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同阶级敌人进行着搏斗。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一日,一○一矿革委会宣告成立。在庆祝胜利的锣鼓声中,尚学勤激情满怀地走工房,串宿舍,同四队群众商量:恢复四队,夺回三百米。在矿革委会的支持下,四队的队名恢复了,调出的人员调回来了,搬走的设备搬回来了。
四队工人重新投入了夺回三百米的战斗。没有灯泡,提着煤石灯干;缺少装岩机,就用畚箕端;没有坑木和铁轨,用回收的办法解决……。
一九六九年一月底,四队的月进尺又达到了三百二十八米。消息传开,整个矿山都沸腾起来了,人们奔走相告,同四队分享胜利的欢乐。抢推上坡车创 造 八 百 米
斗争的胜利,鼓舞着四队工人加快了跃进的步伐。三百五十九米、四百四十五米、五百二十八米……随着掘进统计表上红色箭头的节节上升,四队有些人的骄傲自满情绪渐渐滋长了。
有的说:“看前面已经到顶,看后面没有‘追兵’,四队能保住这个纪录就行了。”
一次,大家正在排队购书,一个工人迳直走到售货员面前,声高气粗地说:“我是四队的,先卖给我吧!”
还有一次,看演出,四队的座位不好,一个工人就向领导提出:四队的月进尺总在别队前面,为什么看演出不能坐在前排?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四队遇到了新的考验。
矿领导帮助四队举办学习班,并让四队派人到先进的兄弟队和兄弟矿学习。他们看到天外有天,感到自己思想骄起来了,作风飘起来了,尾巴翘起来了。大家得出一个结论,一定要斗掉“骄”字。“骄”字不倒,前进不了!思想觉悟的新高度,推动着四队攀登掘进的新高峰。一九七一年三月,他们提出了“拿下八百米”的战斗口号。
在这场硬仗中,四队进一步发扬不达目的决不休止的顽强战斗精神,武罗四和吴金福就是他们的代表。
四队甲班班长、共产党员、彝族老工人武罗四,饱尝了旧社会的苦难,对自己的矿山象着了迷似地热爱。这是一个“听见机头响,心情就舒畅;一天不下坑,心里就发慌”的人。当四队被“骄”字障碍了前进步伐的时候,武罗四心里压上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当四队甩掉了“骄傲”的包袱,决心拿下八百米的时候,因公负伤正在医院里的武罗四,再也躺不住了。他立即找到医生,坚决要求出院。
医生为难地说:“武师傅,你的伤很重,还没有完全好,怎么能出院呢?”
可是,武罗四坚持要求说:“四队第一次打八百米,任务十分艰巨,我一定要参加,怎么能不出院呢?”
医生想起人们关于武罗四为革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种种传说,看着他眼里激动的泪花,再也说不出拒绝的理由,只好说:“武师傅,你一定要出院,我给你带些药,回去先休息一个星期再说。”
武罗四回到队上,第二天就下井了。副班长高义为了照顾他,让他给老工人吴金明当助手,干一些轻活。
吴金明打的是一口斜井。上一班放炮炸落的石碴,在井口堆得象小山。武罗四看到这一堆石碴,早把高义的交代忘掉了。等吴金明钻进斜井,他把风管、水管开好,就去找了一辆矿车,搬运石碴。他俯着身躯,推着一吨多重的矿车,受过伤的胸部有时一阵阵刺痛。他暗暗鼓励自己说:“武罗四,为革命,是要推一辈子上坡车的。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不能后退一步!”他简直不是靠有限的体力,而是靠无穷的毅力,把小山似的一堆石碴运走了。四队全体工人,一致称赞武罗四是一个“为革命抢推上坡车的人!”
四队有多少这样的人!四月十五日的早班,突然遇上了一个大溶洞,深不见底,洞顶悬着七、八个牛样大的危石,随时都可能崩塌。
在艰险面前,共产党员吴金福和几个老工人挺身而出,承担了主攻溶洞的任务。
吴金福用两根铁轨,斜插岩缝,在又滑又陡的岩壁上,搭起一座“天梯”;然后抄起一包炸药,顺着“天梯”爬上去。第一次爆破,只炸掉了两块危石,还有五、六块悬在上面。碎石簌簌下落,由于爆炸的震动,岩石更加松动,危石随时可能轰然而下,把人和“天梯”一起砸下深渊。但吴金福不顾个人安危,抱起炸药,又一次爬上“天梯”。经过连续三次爆破,才把顶部的危石全部炸掉。加上全队日夜奋战,溶洞迅速穿过了。
四月底,超额完成了任务,月进尺达到八百三十一米。这些为革命抢推上坡车的人们,又攀登了一个新的高峰。发扬高风格突破一千米
“一朵鲜花扮不出春天,一台风钻打不出社会主义!”四队队长王家喜经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教育全队。
去年十二月底,在全矿学大庆的会议上,四队提出:一九七二年,要每月打出千米洞,探出万吨矿;一队接着提出:学四队,打千米;十五队誓夺独头掘进三百米;其他各队都是你追我赶,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
在全矿社会主义竞赛热潮中,井上井下到处传颂着四队帮助一队和十五队赶超自己的动人事迹。早在一九七○年,四队就从思想上、物质上无保留地帮助十五队,使他们第一次创造了月进尺四百米的新纪录,大大增强了这个队赶先进的信心。一队刚刚组建,正赶上四队争取月进尺八百米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向四队学习,提出月进尺四百米的目标。当时,四队创造了八百三十一米的新纪录,一队在四队帮助下,打出了四百三十六米的高水平。这一次,四队又下定决心,同这两个队携手并进。
千米会战前,竞赛准备进入了炽热的状态。四队紧张地抓自身参加会战的准备工作:打算探亲的同志推迟了时间,回家探亲的同志提早赶回矿山,生病住院的同志要求提前出院,已经退到第二线的老工人重返第一线;同时腾出手来帮助兄弟队进行准备。在四队带动下,一队在会战的一周前,先来了一次小会战,为大会战做了精神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轰轰烈烈的千米会战开始了。矿井里,风钻怒吼,岩石颤抖,炮声惊天动地,坚硬的岩石在英雄们面前低头了。胸怀全局的四队工人,他们关心自己的进尺,但一刻也没有忘记兄弟队的进尺;他们希望自己打得快,同时希望原来后进的兄弟队打得更快。地层深处的日日夜夜,始终洋溢着一片互帮互学、你追我赶、团结战斗的气氛。
战斗到第十六天,战报表上的红色箭头指出:四队掘进六百一十四点五米,一队掘进六百六十五米,十五队是独头掘进,居然拿下了一百七十一点二米。
兄弟队的优异成绩鼓舞着四队。王家喜带领工人高高兴兴地到一队取经。王家喜看到一队队长孙福广随身带着零件和必要的工具,随时帮助工人检修设备,排除故障。这是值得学习的先进经验,他立即在四队进行推广。看到四队这个老大哥重视自己的点滴长处,孙福广当即带领几个工人到四队现场,学习四队加强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的经验。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战斗,四队掘进一千一百一十六点一米,工班效率达到一点二一三米;一队掘进一千一百八十点九米,工班效率达到一点二二五米;十五队掘进三百二十一点三米,创造独头掘进全矿最高纪录;三队没有一台翻碴机,全部用畚箕端碴,也打出了五百零八点四米的新纪录。
在报喜的锣鼓声中,各队的工人互相握手,互相祝贺。祝捷会上,孙福广激动地说:“在这次千米会战中,一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四队比较还差得很远。没有四队的榜样,没有四队的帮助,就没有一队的一千米。四队同志路线觉悟高,革命干劲大,科学态度好,特别是他们的共产主义风格高。今后,我们要老老实实地向四队学习,争取新的胜利。”
正在十五队、三队的同志讲话的时候,王家喜抢上前去,诚恳而又谦虚地说:“四队做得还很差,步子迈得没有兄弟队大。我们要虚心向先进的兄弟队学习,同心协力,共同前进。”王家喜话音刚落,一○一矿一位领导同志紧接着说:“还是四队同志说得好:一台风钻打不出社会主义,一九六六年,四队首创月进尺三百米,当时带动全矿基本消灭了一百米以下的纪录。去年,他们突破了月进尺八百米,当时带动全矿基本消灭了二百米以下的纪录。这次千米会战,又带动全矿消灭了三百米以下的纪录。今后,全矿学四队,四队学全矿,让四队的先进经验在全矿生根开花。”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