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丰镇县繁育出马铃薯优良品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6
第4版()
专栏:

认真总结群众经验 采用有性杂交方法
丰镇县繁育出马铃薯优良品种
种性稳定,产量比当地常用品种增加百分之四十以上
新华社呼和浩特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四日电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县贫下中农和农业科学技术人员,采用有性杂交的方法,繁育马铃薯优良品种,种性稳定,产量比当地常用品种增加百分之四十以上。他们采用的这一新技术已推广到全国二十三个省、市的一些地区。
马铃薯是丰镇县主要农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达二十万亩左右,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七分之一。过去,长期的无性繁殖使马铃薯种性退化,抗疫力减弱,产量低,亩产千斤以下。
为了防止马铃薯退化,丰镇县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这个县的新城湾公社东园子大队和巨宝庄公社十三号大队,由贫下中农、队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组成了三结合科学实验小组,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总结群众长期实践的经验,采用有性杂交繁育良种的新技术,找到了防止马铃薯退化和增产的途径。
他们首先把有性繁殖的后代马铃薯实生薯块用于直播,就比当地品种增产,再从杂交后代中选优去劣,提前做产量对比实验,选出新品种。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就做到了增加产量,缩短实验年限,较快地肯定品种。全县用六年时间,就搞了几百个杂交组合,选育出七十四个优良品种,亩产得到大幅度增长。十三号大队种植七亩实生薯块,平均亩产二千三百六十斤,比当地的老品种增产一倍以上。
但是,马铃薯实生薯块用于大面积增产,最快也得从第三年开始。为了缩短这个过程,他们在一九六九年试用实生苗移植的方法直接用于大田生产,当年获得好收成。去年全县有八百五十八个生产队推广了这一先进生产技术,育秧三千四百九十个小畦,移植一千五百多亩,节约薯种三十万斤。这时,又发现大面积移植费工多,县委委员、七十岁的农民技术员马明便采用马铃薯种籽露地播种、马粪覆盖育秧的方法获得成功,解决了育秧与大面积移植的矛盾。这个方法简便易行,节约开支,为广大群众所欢迎,在全县各地得到了迅速的普及。现在,丰镇县在推广马铃薯科研新成果上采取实生薯块、实生苗和选育出的良种并用,都获得大幅度增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