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开展科研工作促进西藏农牧业生产 日喀则农业试验场根据高原特点培养小麦和蔬菜新品种繁殖杂交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6
第4版()
专栏:

开展科研工作促进西藏农牧业生产
日喀则农业试验场根据高原特点培养小麦和蔬菜新品种繁殖杂交猪
新华社拉萨电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农业试验场,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为促进西藏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日喀则农业试验场,位于年楚河畔海拔三千八百多米的高原河谷地区。一九五三年建场以来,科技人员和广大工人,根据西藏高原的自然特点,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重点开展了粮食生产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同时还对蔬菜、畜牧业和经济作物进行了试验研究。他们培育的日喀则三号、五号、七号、八号小麦,穗大粒多,籽粒饱满,抗冻耐寒,比当地品种增产一成左右;喜马拉雅一号、二号、三号青稞,耐瘠薄,适应性强,推广结果比一般品种增产一成以上。
日喀则地区从来没有种植过的甜菜、烟叶、玉米、苹果等,现在也都试种成功。以前这个地区只能生产土豆、萝卜等七、八种蔬菜,产量又低。经过这个试验场的试种和推广,现在已能生产三十多种蔬菜。试验场培育的杂交优种大白菜,质量好,产量高,抽苔晚,除在日喀则地区推广外,还引种到甘肃、青海、新疆等部分高寒地区,效果也比较好。
过去西藏的养猪事业比较落后,每头猪一般只有七、八十斤重。日喀则农业试验场采用荣昌猪、约克夏猪和亚东猪与当地猪杂交,培育的后代体大、肥育快、适应性强。经过反复试验,他们还用来亨鸡和当地鸡杂交,产生的后代比当地鸡生蛋多、蛋大,受到群众欢迎。
日喀则农业试验场在育种工作中,重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培育推广当地粮食作物的优良品种。每年秋收时,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深入农村大田进行“株选”、“穗选”。喜马拉雅一号、二号、三号青稞和日喀则三号、五号小麦等优良品种,就是这样经过几年的选育试种成功的。这个试验场还先后在南木林、白朗等县建立了五个科学实验点,使科学实验活动更好地和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为了进一步探索高寒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特点,这个场还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调查了解西藏广大劳动人民中的先进生产经验,总结推广了改良土壤、深耕条播、合理轮作、除草灭虫等生产技术措施,收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
日喀则农业试验场建场初期,全场只有十几个人。现在已有藏汉族职工和科学技术人员七十多人,其中半数以上的藏族工人都掌握了种子杂交和良种繁育等基本技术,在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推动西藏农村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这个场还举办了农业技术人员训练班,为农村社队培养技术人员。从一九六三年到现在,这个场先后向农村推广青稞、小麦等良种三十五万多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选育和繁殖了十九种、共七千七百多斤蔬菜种籽,供应了西藏广大农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