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浙江德清县“两低两高”的经验教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6
第4版()
专栏: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浙江德清县“两低两高”的经验教训
今年以来,几乎在每次有关的会议上,德清县委书记董梦彩同志都要讲讲“两低两高”的经验教训。
什么叫两低两高?就是县革委会和新的县党委会在一九六七年底和一九七○年五月相继成立以来,四年间,德清县的工作,经历了两次起伏,表现在农业生产上是一九六八年减产,一九六九年大丰收;一九七○年减产,一九七一年大丰收。
作风问题,反映了路线斗争觉悟。在回顾四年来走过的路程时,德清县委的同志说得好:什么时候领导班子头脑清醒,内部团结,作风扎实,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就坚决,工作就好,生产就上升;什么时候领导班子头脑发热,团结受影响,作风飘浮,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就不坚决,工作就差,生产就下降。
事实就是这样。
一个鲜明的对比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德清县的“两低两高”,清楚地说明了这个真理。
一九六八年初,县革委会刚成立,大家都比较谨慎,执行路线和政策比较严肃认真,工作也抓得比较紧。这一年,早稻大丰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一些领导同志的骄傲自满情绪随之生长起来了:“旧县委搞了那么多年,生产都没有上去,我们革委会一成立就上去了。”有些人的作风飘浮起来,两只脚象被绳子捆住,走不到下面去了。十月份,正是晚稻扬花灌浆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虫害。等到革委会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的时候,已经晚了。
随着骄傲自满情绪的生长,革委会的团结也发生了问题。有一个县革委会成员,自以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功劳大,在阶级敌人的挑动下,又闹起资产阶级派性来。革委会内部意见分歧,那还顾得上去抓革命,促生产呢!
随着骄傲自满情绪的生长,有些人的头脑开始发热,对一些政策问题也不够注意了。在刘少奇一类骗子形“左”实右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有的地方开始出现违反党的政策的现象。由于没有下去,革委会有的同志对这种情况不甚了解;有的虽然也听到一些,但由于政策界限不清,反认为这是“革命”的东西。
这一年,晚稻减产三千万斤。
晚稻减产,使县革委会领导同志的头脑清醒起来。总结了一九六八年的经验教训。批判了资产阶级派性,打退了阶级敌人的进攻。革委会内部比较团结了,也比较谦虚谨慎了,许多人到下面去了。革委会主任带头到下高桥大队蹲点,总结和推广了下高桥大队对社员进行两条道路教育的经验。形“左”实右的东西也有所减少。
一九六九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全县粮食亩产第一次突破千斤关,比一九六八年增加百分之十九;总产比一九六八年增加百分之二十。
又一次反复
一九六九年大丰收后,骄傲自满情绪又滋长起来。于是,一九六八年的一些问题又重复一遍,有的方面还有了比较突出的发展。
一九七○年五月初,新的县党委建立后,大家都有一股子热情,想把工作搞得更好些。条条战线争上马,同一时间内搞了六、七个高潮:户口普查、知识青年下乡、血防、一打三反……。还有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召开的各种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什么都要搞高潮,最后就只有一个高潮:会议高潮!只见公社干部进城,不见县里的人下乡。
毛主席早就指出,政治工作“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但是,一些人在头脑发热的时候,却很容易被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什么“政治可以冲击其他”等谬论所迷惑。结果是不仅冲击了生产,首先是冲击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冲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
例如,正是在春花要收,三熟制早稻要种,两熟制早稻要管,又是养蚕最紧张的关头——在这个一年之中最忙的时节,县里却布置在群众中评这个好,评那个好。干部白天评;群众晚上评,也占用一些白天的时间。
正当收早稻、种晚稻的双抢大忙期间,一个公社党委副书记兼人武部长,提出要办民兵学习班。公社党委书记不同意,说:“这样搞要脱离群众。不抓好双抢这一关,全年要被动。”副书记反驳说:“双抢期间办几天,天塌不下来。你就是中了不突出政治的毒!”
就在这一年的生产已成定局,常委开会研究减产的原因时,还发生了针锋相对的争论:有人坚持说是因为“突出政治不够”;有人反对说:“主要是政治工作脱离实际,对生产抓得不力”。
这一年,粮食减产一千六百万斤,蚕茧减产四千担。
更上一层楼
一九七○年的减产,再次使县委领导同志的头脑清醒起来。在发动群众,开门整风的基础上,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反骄破满,总结一九七○年的经验教训,着重批评和解决了县委领导上的分散主义,多中心即无中心论,和一些领导同志常年沉醉在会议桌上和文件堆里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作风,也解决了执行政策上的一些问题。
加强了县委的一元化领导。常委们都分头下去蹲点和搞调查研究。
根据地理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把全县划分为三个片:东部——平原水网地区;中部——丘陵地区;西部——山区。两个常委负责一个片,一个人蹲一个点,搞一年。开会上来,会完下去。派出了十六个工作组,十五个到农村,一个到厂矿,也是蹲点带面,搞一年。
会议、文件大大减少。非有必要,不把下面干部叫上来开会。尽可能把会议开得短些,开得集中些;或者是到现场去开。开会之前,先出“安民告示”,使大家有所准备。在减少文件数量的同时,注意提高文件的质量。
比较好地实行了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以后,分头去办。开会时,也把各部门的工作讨论一番,作些安排。
因此,也比较好地解决了部门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关系问题。全县都围绕着“农业学大寨”这个中心来工作。这样,中心工作上去了,各部门的工作也上去了。
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政治可以冲击其他”的谬论及其带来的恶果:政治工作的形式主义和风头主义。克服了一部分干部中存在的“抓政治保险,抓生产危险”的思想。原来不敢“跑田头,上山头,看栏头”的干部,都挺起腰板来抓生产了。政治统帅生产,同生产统一起来了。把政治工作做到生产中去了。这样,政治上去了,生产也上去了。
去年四月,县委着手抓政策落实问题。开始,阻力很大。一些公社干部公开顶,说“县委右了”。主要是政策界限不清,怕戴右倾帽子。
下高桥大队是个先进大队。一九六九年,县革委会总结和推广了大队党支部对社员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对全县影响很大。后来,大队一些干部头脑一发热,在刘少奇一类骗子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搞了一些形“左”实右的东西,这对全县也有影响。现在要落实政策,大家的眼睛盯着下高桥。县委书记就到下高桥去蹲点。重新印发了中央有关农村政策的文件,把政策交给群众。一条条学习讨论,对照检查,迅速落实了政策。全县也跟着迅速行动起来了。群众高兴地说:“政策落实思想定,铁耙垦地深三寸!”
一九七一年又一次获得大丰收。全县粮食亩产达到一千一百七十九斤,比一九六九年增加百分之五点七;总产增加一千七百万斤,增加百分之四点十一。经济作物,主要是蚕茧及其他农副业生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生猪(年终存栏数)增加百分之二十九点三。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就是德清县的“两低两高”的结论。
今年怎么样
去年大丰收后,在德清的一些干部中,骄傲自满情绪又开始出现了,工作也不如以前抓得紧了。反映在冬季生产上是少、慢、差、费。前年冬季施河泥三万多亩,去年冬季只施了两万多亩(每亩三百担)。备耕进度慢,春花的生长不如去年。放松了对群众的教育,浪费现象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勾里公社优胜大队的贫下中农批评说:“样样超,思想骄,领导松,作风飘。”这提醒了县委领导同志。所以,在每一次有关的会议上,县委书记都要讲讲“两低两高”的经验教训。
在又一次扫除了骄傲自满情绪以后,很快扭转了局面。
今年夏粮又获丰收,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七一年增加三百九十万斤,增加百分之三十一点三。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