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林海深处拥军爱民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7
第3版()
专栏:

林海深处拥军爱民歌
初夏的一天,鄂伦春族猎民、护林员爱顺、坦腾巴图等人正在大兴安岭林海深处巡山护林,忽然响起一阵雷声。他们立刻警觉地向落雷的方向了望,发现有两处高大的枯木被雷电击中起火。这火随风向着枯草、灌木丛蔓延,威胁着森林的安全。爱顺、坦腾巴图等人迅速奔向就近一处火场,砍下树枝拚命扑打。他们奋不顾身地战斗,很快扑灭了这处山火。随后,他们骑马飞速奔向另一处火场。可是,火势继续蔓延,几个猎民已扑灭不了。为了争取时间,他们一边扑打,一边派爱顺回公社报告火情。公社接到报告马上向鄂伦春族自治旗报告。自治旗防火指挥部在组织扑灭山火的同时,又向上级报告了火情。
在这紧要时刻,上级党委派出一支人民子弟兵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各族人民一起参加扑火战斗。解放军指战员涉沼泽,穿密林,克服重重困难,迅速赶到了火场。某部七连连长李自由带头战斗,脸和手被烤得干疼,浓烟呛得喘不过气来,但他毫不顾及,坚持战斗在火场上,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鼓励战士们。战士高元忠脚上生了疮,行走不便。别人叫他休息,他却说:“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要紧,有点病怕啥。”指战员们有的裤子、鞋子被烧破了,火星喷到一些战士们的手和脸上,烫得火辣辣的痛。可是,谁也不顾这些。大家斗志昂扬,越战越勇,终于扑灭了山火,胜利地完成了上级党委交给的“确保大兴安岭主森林安全”的战斗任务。
在扑灭山火中,当地各族人民和干部同子弟兵一起战斗,积极协助子弟兵解决困难。有的战士脚打了泡,行走困难,猎民主动把自己的马让给他们骑。在部队下山时遇上大雨,河水猛涨,鄂伦春族自治旗生产指挥部副主任白雅尔图领着猎民送来木船,并冒雨划船,把子弟兵迅速送过大河。木奎生产队副队长海希荣看到解放军的汽车陷在泥塘里,就亲自开出拖拉机,把汽车拉到能够通行的大道上。
完成扑灭山火的任务以后,部队来到托札敏公社木奎、希里特奇两个生产队。这两个生产队的群众顿时沸腾起来。人们把欢迎子弟兵归来的鲜红标语贴上街头。广播员播送着各族人民慰问子弟兵的欢迎词。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的社员,家家忙着腾房屋,烧开水,迎接亲人到来。木奎和希里特奇两个生产队不过几十户人家,接待这么多的子弟兵还是头一次。解放军指战员准备露宿树下,但谁肯叫亲人住在外面?社员们积极腾房子给子弟兵住。在木奎生产队,家家住上了解放军,唯独两腿瘫痪的何朝明家没有人住。何朝明急得坐上他的手扶推车来到某部指挥所,对部队领导同志张万程说:“家家住上了解放军,不住我家可不行啊!”张万程亲切地对他说:“你身体不好,不打搅你啦!”何朝明两眼闪着泪花,激动地说:“我两腿残废是旧社会留下来的。因为有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我才活到今天。你们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我能不欢迎吗!”张万程看到这情景,很受感动,同意安排三名战士去他家住。三名战士一来到何朝明家,就热情地帮助扫地、挑水。何朝明见到亲人到来欣喜万分,亲切地叫战士们赶快休息。
部队来到生产队以后,就认真落实毛主席关于“解放军学全国人民”的指示。他们邀请公社领导同志杜忠山讲鄂伦春族猎人的翻身史。在万恶的旧社会,鄂伦春族猎人劳动得来的鹿茸、鹿胎、细毛皮张等全被反动统治者和奸商掠走,只得到一点点粮食、盐和布匹,不足维持最低生活,只好以兽肉充饥,兽皮遮体。那时鄂伦春族猎人连房子都没有,住在不蔽风雨的桦树皮帐篷里。一遇上疫病流行,猎人就成批地被夺去生命。解放后,国家给鄂伦春族猎人盖了房屋,实现了定居。定居新村有学校、医疗站、商店等。公社化以后,鄂伦春族人民从单一的狩猎经济发展到农、猎、牧业相结合的多种经济,生产和生活蒸蒸日上。杜忠山激动地说,忆过去,看现在,鄂伦春族人民更加热爱毛主席,热爱子弟兵。听了鄂伦春族猎人翻身史的介绍,指战员们受到一次深刻的阶级教育。
指战员们在生产队住下以后,热情地为各族社员服务。某连指战员在木奎生产队特地组织了一个服务组,为群众理发,帮助群众砍柴、修路,民拥军,军爱民,进一步增进了军民团结。当子弟兵离开村子的时候,军民依依不舍,共同表示决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