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热情传授好思想好经验 为革命多炼钢炼好钢 天津第一炼钢厂一批老工人重返炉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8
第1版()
专栏:

热情传授好思想好经验 为革命多炼钢炼好钢
天津第一炼钢厂一批老工人重返炉前
新华社天津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电 天津市第一炼钢厂是一个老厂,老工人在全厂占的比重很大。今年,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厂党委让一些富有炼钢经验而目前担任一般行政工作的老工人,返回生产第一线炼钢,让一部分原来的青年炼钢工做他们的助手。这样调整,既便于老工人向青年工人传授好思想、好作风和技术经验,又促进了生产多快好省地发展。今年上半年,这个厂提前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七月份平均日产水平又比去年同期提高百分之四,并且创造了全月炼钢无废品的新成绩。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曾经连续六年被评为劳动模范的老工人齐子升,是著名的快速炼钢能手。他这次回到炉前,首先为大家作了一炉快速炼钢表演。他准备工作做得细,炼钢环环抓得紧,温度控制得好,不畏高温,不怕劳累,坚持多扒渣、勤扒渣,只用了五个多小时就炼出了一炉低合金钢,比平常缩短了一个多小时。许多青年工人看了高兴地说:现在有老工人亲自指导,给了我们很好的学习机会。
老工人回到炉前,注意解决影响钢的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问题。这个厂过去生产的钢锭,有一些从化学成分看完全合乎标准,但到轧制成材以后,又出现断裂和气孔等毛病,用户对此提出了批评。重返生产第一线的老工人就在炉前观察,听取工人的意见,发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有的同志一味追求缩短冶炼时间,使钢水的纯沸腾时间不够,杂质清除不净所造成的。于是,老工人们一面给大家讲产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一面带头坚持按规定的纯沸腾时间进行操作,保证了钢的质量。
过去,有些班组由于缺乏整体观念,往往使跨班的钢水熔炼时间过长,影响了产量、质量。老工人范宝起和贾玉亭回到炉前,就带领工人开展炉与炉、班与班之间的社会主义协作,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他们接了上一班没出炉的钢水,就带领工人精心操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对本班没出炉的钢水,如果离出钢时间短,就坚持出钢后再交班;离出钢时间长,就给下一班详细介绍情况,帮助他们周密地做好准备工作,保证顺利出钢。
许多老工人回到生产第一线后,经常利用班前班后的时间,结合亲身体验,给青年工人忆苦思甜,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并且热情地向青年工人传授技术。今年五月以来,他们先后向青年工人专题讲授了岗位责任、操作规程、炉体维护、快速炼钢、去磷脱硫、火焰控制等基本操作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又言传身带,耐心指点。有一次,一号炉的炼钢工对一种冶炼难度较大的低合金钢的钢水含碳量看不准,不敢判断什么时候出钢,请二号炉老工人陈家慧到炉前指导。陈家慧边操作边讲解,教大家根据火焰气泡的变化,判断钢水含碳的多少,抓住时机加锰出钢,结果这一炉炼出了优质低合金钢。现在,在各个炼钢炉前,出现了新老工人互相学习,团结战斗,为革命多炼钢、炼好钢的一派革命景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