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四次搬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8
第3版()
专栏:

四次搬家
陈立甲同志是解放军某部军马场场长。他参加革命二十年来,艰苦奋斗,为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朝气蓬勃地进行战斗。这里介绍的是陈立甲同志四次搬家的故事:
十年前,陈立甲刚从南京调到农场,就把家从繁华的城市搬到山沟来。他爱人一见住的房子是几根毛竹搭起来的架子,芦草编成的墙壁,上边露天,四面通风,便不解地问他:“你为啥偏把家搬到这儿来呢?”陈立甲说:“咱在旧社会枕过石头盖过天,吃过黄连才知道蜜甜,孩子们是甜水里泡大的,从小没吃过苦,到这山沟里吹点风、淋点雨,对孩子有好处。”
陈立甲第二次搬家,是因为农场刚建设,条件较差,深山沟里有狼,常到猪棚吃猪,为了使小猪不受损失,他就把家搬到了养猪的大草棚里。有的同志劝他说:“在猪圈旁边住家,不卫生啊!”陈立甲说:“多打扫打扫就行了。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闻点臭味也没啥。要是思想上沾上了资产阶级的脏东西,那比猪粪还臭呢!”陈立甲全家在这里住了整整两年。
后来,农场有了很大发展,猪增加了,管理条件也好了。为了把猪棚全部腾出来作猪圈,陈立甲又把家搬到了一个工具棚里。这个茅草棚子很破旧,遇上连阴天就滴滴嗒嗒地漏雨。有一天下半夜,突然下起了暴雨,战士们惦记着老场长,都冒雨到陈立甲的屋子去探望。推开门,陈立甲不在。大家赶快去找,到了猪棚,几扇窗子都关得严严实实,有的还挡上了草帘;到了牛舍,破烂的芦苇门已经修补好了;跑到仓库,屋顶漏雨的地方盖着陈立甲的军用大衣;一直跑到山坡上的一块梯田上,才找到陈立甲,他正蹲在那里挖排水沟呢!
一九七○年初春,农场改为军马场。陈立甲和全场同志一起,艰苦奋斗,在山坡上修起一间间整整齐齐的宿舍,一排排宽敞的马房。可是,在调整房屋时,陈立甲坚持把全家搬到一个进门就要弯腰的破旧房子里去住。同志们劝他说:“你在山沟里辛苦了多年,为创建农场、马场操心、流汗,现在该住好点的房子了。”但是,他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好意,还是把家搬进了那个破旧的房子。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