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依靠贫下中农增设山区商业网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9
第2版()
专栏:

依靠贫下中农增设山区商业网点
云南碧江县抗大公社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高黎贡山东麓。这里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散居在几十个山梁子上的傈僳、怒族等各族人民,解放前,为了吃一点盐巴,要花十多天时间跨过怒江,翻过碧罗雪山到兰坪县去买。解放后,共产党和毛主席给边疆派来了民族贸易工作队,建立起贸易小组,运来了锄头、盐巴、茶叶等生产和生活物资,供应群众,帮助边疆各族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当各族贫下中农第一次在自己的商店买到急需的生产和生活用品时,两眼噙着热泪激动地说:我们万世万代也忘不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
各族人民为迅速改变边疆面貌,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加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刘少奇一类骗子在商业战线推行“利润挂帅”等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借口盈利少,大砍山区农村商业网点。一九六二年,抗大公社四个贸易小组被砍了三个。这样一来,工业品送不下去,农副产品收不上来,给山区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贫下中农和社员卖几个鸡蛋,买一根针,又要翻山越岭,赶半天或一天路程到公社所在地去买卖,往返费时误事,很不方便。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商店职工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商业网点,为山区人民服务。在公社党委领导下,依靠贫下中农,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先后建立了十二个代购代销店。公社、大队还成立了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机构,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店。
这里山路崎岖,“两山能呼应,相见走半天”,运货全靠人背马驮。但是,代购代销店的营业员们不畏艰苦,不怕麻烦,爬山涉水到县城进货,下乡串寨收购,送货上门,受到各族社员的欢迎和称赞。两年多来,由于商业网点扩大,全公社每年可节省两万多个外出买东西的劳动日,有效地支援了农业生产。过去商业网点不足,投机倒把分子有空可钻,而且许多山货药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现在增加了商业网点,各种工业品大量供应到村寨,商店还主动帮助生产队调剂猪源、供应仔猪和药材种苗,及时收购社、队和社员交售的农副土特产品,有力地促进了山区多种经营的发展。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