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综合利用要大搞科学实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9
第3版()
专栏:

综合利用要大搞科学实验
吉科文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目前在工业战线上一个大搞综合利用、消除和改造“三废”的群众运动正在蓬勃开展。
开展综合利用,消除和改造“三废”,首先要通过科学实验,认识“三废”的性质,了解它存在的外部条件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它的发展变化规律。
“三废”是现代工业发展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按照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废物。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有些东西在没有被人们认识,没有得到利用时,它是废物,一经认识、利用了它,就不是废物了。
伟大导师列宁指出:“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马克思把这点重述了千百次)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在消除和改造“三废”的斗争中,只有不断进行科学实验,了解“三废”的性质和规律,才能进行综合利用。吉林造纸厂就是一个例子。开始,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造纸废水,在废水面前一直是无能为力,不得不眼看大量的废水排入松花江,危害农业、渔业生产。后来他们组成了一个有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参加的“三结合”小组,常年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回收利用的方法。现在每年从废水中回收火碱一万七千多吨、硫化碱六千多吨,还生产出二甲基亚砜、脂肪酸、松节油等十种化工产品,每年不仅为国家创造了价值两千多万元的财富,而且大大减轻了废水的危害。
在开展综合利用,消除和改造“三废”的斗争中,有些单位的领导同志不愿意抓科学实验,说什么:“现在生产任务紧,顾不上搞科学实验”。有一个工厂,每年要排出电石渣近十万吨。过去厂里专门用四辆槽车把它拉到郊区扔掉,年复一年,堆积成山,占地面积越来越多,而且这种废渣碱性大,能烧毁庄稼,污染水质。当时有的负责人在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强调生产忙,只抓当前主要产品,不考虑废渣占地和为民除害的问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该厂的广大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狠批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推行的“生产第一”、“利润挂帅”等反革命的修正主义黑货。他们提出,不能看着电石渣危害人民不管,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利用起来。经过近百次的反复试验,终于用电石渣烧成了水泥,现在已建起了一座年产七万吨水泥的工厂,既解决了废渣占地危害农业的问题,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一厂变成了两厂。另外,他们还积极与兄弟厂协作,让砖厂为他们吃掉部分电石渣。
刘少奇一类骗子大肆鼓吹“生产第一”的罪恶目的,就是干扰和破坏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妄图把人们引到脱离无产阶级政治、埋头生产的邪路上去,我们千万不要上当。“三废”损害人民健康,危害工农业生产,在资本主义国家已成为无法克服的社会公害。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决不允许“三废”泛滥。因此,抓不抓综合利用的科学实验,不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们必须彻底肃清反动的“唯生产力论”的流毒,决不能只顾眼前的生产,而对为人民兴利除害的大事不管。
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都是人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不可缺少的革命实践。科学实验的发展依赖于生产斗争的发展,同时科学实验又是促进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就要建立强大的物质生产基础,要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而这种物质生产基础的建立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必须是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作为前提。吉林省延吉县朝阳川酒厂过去用稻糠造酒,剩余的残渣都当饲料处理了。开展科学实验以后,打破了“油粮不造酒,酒粮不出油”的旧框框,将稻糠先榨油,并提取菲丁、肌醇等六种产品,然后再用糠渣造酒,实现了一物多用,产值比过去提高了八倍。工人说:“科学实验就是好,既除害,又变宝,利用再利用,宝中还有宝。”
也有一些同志不愿意搞科学实验,说什么:“‘三废’的骨头难啃”、“同‘三废’打交道是苦差事。”
应该承认,现在的废水、废渣、废气大部分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彻底治理它困难是多一些,难度要大一些,不少“三废”的试验项目没有现成的技术资料和经验可以参考。但是,只要我们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就能克服困难。广大群众长期在生产第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三废”的脾气摸得透,对“三废”的危害体会得深,除“三废”的决心大,办法也多。吉林电石厂焦化车间,在炼焦过程中每年有废焦油两万多吨,到处堆放,建厂初期就准备建设一个焦油精制车间,但是由于过去只靠少数人搞设计,提方案,搞了十年一直没有搞上去。一九七○年厂革委会发动群众参加设计,讨论落实计划,并组织了两千人的大会战,仅用四十五天的时间就建成了,现在已生产出防腐油、洗油、粗酚等九种化工产品。
“三废”的种类比较多,含的成分也比较复杂,往往在没有被人们认识和掌握时感到困难,不好治理,一旦被人们认识了,难就会变成不难。吉林染料厂过去生产染料用硝基苯作溶剂,毒性很大,不仅危害工人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大量含硝基苯的废水排入松花江,严重污染了江水,是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厂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努力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坚持进行科学实验,逐步认识和掌握了几种原料在固体状态下反应的条件,经过一百多次试验,终于打破了多年沿用的“液相反应”的旧框框,创造了“固相反应”的新工艺,在生产过程中砍掉了硝基苯这个“毒老虎”,从根本上消除了对工人的危害。采用这种新工艺后,车间原来一百零五台设备,砍掉了五十九台,生产能力提高了三倍,产品成本降低了一半。
消除“三废”危害是关系到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百年大计,我们要奋发图强,知难而进。这块骨头再硬也要啃,条件再苦也要干下去。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入地开展综合利用的群众科学实验活动,为早日实现毛主席提出的“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这一伟大目标,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