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统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03
第4版()
专栏: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统一
哲文平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这一方针,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提高和普及的统一关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文艺工作上的体现。坚持提高和普及相统一的方针,是实践贯彻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重要环节,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必由之路。
提高和普及相统一的方针,核心是从工农兵出发。“只有从工农兵出发,我们对于普及和提高才能有正确的了解,也才能找到普及和提高的正确关系。”承认不承认从工农兵出发,是无产阶级文艺和资产阶级文艺的分水岭。我们决不能用封建阶级、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东西去向工农兵普及,也决不能在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基础上去“提高”,更不能把工农兵提到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度”去。刘少奇一类骗子一方面讽刺打击工农兵普及的文艺活动和文艺创作,一方面又把封、资、修毒草塞进普及的文艺活动中去。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实行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为复辟资本主义制造舆论。
工农兵的利益和斗争需要,是通过政治路线集中地反映出来的。一切真正为工农兵的革命文艺,在民主革命时期,都是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服务的,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坚持从工农兵出发,就要求普及和提高都要适合工农兵的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有人认为,为当前斗争服务的作品,其寿命必短。这是错误的认识。鲁迅说过:“失去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历史不会割断,只要深刻地反映了现在,确实有力地服务于当前的政治斗争,必然也给未来留下历史的教益。鲁迅的杂文都是积极为当时政治斗争服务的,但至今仍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作为普及和提高的典范的革命样板戏,无论取材于历史还是取材于当前,都强烈地跳动着今天阶级斗争的脉搏,为今天同时也为将来的斗争服务。革命样板戏反映工农兵的利益和斗争需要,也都是通过反映各个革命历史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特别是党的基本路线来体现的。
作品正确地反映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就会受到工农兵群众的欢迎;如果不能正确地反映党的路线和政策,甚至反映了错误的路线和政策,就不适合工农兵的利益和需要,不能为工农兵群众所接受。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和识别什么是正确路线、什么是错误路线的能力,使文艺的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都为工农兵的根本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服务,为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服务。
在提高和普及的统一中,普及是更为迫切的任务。普及革命文艺,要发展群众性的创作运动。刘少奇一类骗子有时从右的方面鼓吹“创作需要特殊的天才”,需要“灵感”,散布“创作神秘论”,反对广大工农兵参加创作活动;有时又从极“左”的方面,散布“创作危险论”,或破坏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排斥大多数革命文艺工作者为工农兵创作。其罪恶目的就在于破坏群众性的创作运动,妄图篡夺文艺战线的领导权。
许多农村业余文艺创作组认真学习毛主席《讲话》中有关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导,用唯物史观武装自己,破除“创作神秘论”,努力为革命而创作。尽管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破除迷信,勇于实践,依靠党的领导和集体智慧,就能从斗争中改造自己,从实践中学习创作,不断锻炼,不断提高。在放手发动群众的同时,还要团结、教育、改造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专业创作人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他们在深入斗争生活,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认真改造世界观,逐步转移立足点,清除文艺黑线对自己的毒害,破除“创作危险论”的影响,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工农兵而创作。既有一支广大的业余创作队伍,又有一支坚强的专业创作队伍,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必要条件。
普及革命文艺,要坚决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我们固然要有长篇巨制,但也要有更多的小戏、革命故事、小歌舞、短篇小说、曲艺说唱和速写画、连环画等小型作品,发挥轻骑兵的作用。那种认为“小东西写不出大意义”的倾向,是错误的。正象鲁迅所说的:“不但高低巨细,相依为命”,同时,“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更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小作品仍然可以阐发生活中的深刻道理,表现革命斗争中的重大主题。例如小戏《半篮花生》,就接触到“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样一个重大的崭新的主题,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贫下中农崭新的时代风貌,受到群众的欢迎。小型作品,利于向工农兵“雪中送炭”,迅速占领广阔的文艺阵地;排练、演出比较方便,利于普及推广;篇幅小,利于培养锻炼业余作者,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实行专业和业余结合。
毛主席指出:“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刘少奇一类骗子一会儿否定普及,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提高,妄图把为工农兵的文艺提到剥削阶级的“高度”,一会儿又在“普及”的口号下,否定为工农兵的提高。他们这样做,就是要削弱社会主义文艺的战斗作用。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江青同志率领革命文艺战士,同刘少奇一类骗子的种种干扰作了坚决的斗争,坚持提高和普及相统一的方针,创造出一批光采夺目的革命样板戏,有力地指导了各种形式的革命文艺的普及工作,也给提高工作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将革命样板戏的普遍经验和本地的情况相结合,创作自己在普及基础上提高的作品。有人认为,文艺作品的提高就是从小到大,从一种形式跨到另一种形式,例如小戏“提高”到大戏,短篇“提高”到长篇,曲艺“提高”成戏曲……。这是一种误解。如果这样,“提高”的结果将是千百种艺术形式变成一种形式,一花独放代替了百花齐放,那还谈得上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吗?
有些做普及工作的同志认为,作为群众业余创作,写本单位、本部门的好人好事来得快,数量多,这就算普及得好了。这样看问题有片面性。当然,对于农村、工矿、部队、学校基层单位说来,编写一些表扬好人好事的作品,也是需要的,但是,文艺创作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努力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并更带普遍性,对各行各业都具有教育意义,因而对产生作品的具体单位,当然也有教育意义。
提高是在丰富的生活基础上进行的,不能搞脱离生活的“关门提高”。要使作品提高,一要有丰富的生活原料,二要有更高的思想水平,这就要靠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刘少奇一类骗子从唯心论的先验论出发,竭力鼓吹创作靠什么“思想的火花”,妄图以此取代作者的思想改造和对于斗争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这种“提高”,必然使作品成为离开三大革命运动的毫无内容、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一些作品抵制了刘少奇一类骗子反动思潮的干扰,就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我们时代无比壮丽的火热的斗争生活,反映党的基本路线,反映工农兵英雄人物的时代风貌和英雄性格。离开了生活实践,脱离了工农兵的斗争脉搏,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反映党的路线和政策。作品的提高程度,是同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入程度成正比的。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必须强调生活这个“源”,但也不能否定“流”。继承、借鉴古代的和外国的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对于作品的提高也是必要的。刘少奇一类骗子或者鼓吹“全盘继承”、“全盘西化”,以“流”替代“源”,以借鉴替代创造;或者鼓吹“全盘否定”
“一概排斥”的虚无主义,否定继承借鉴。必须反对这两种倾向,决不可以用继承和借鉴替代自己的创造,也决不可以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出发,继承、借鉴中外优秀文艺遗产,进行自己的创造,是作品由粗到细,由低到高的正确途径。
实行业余和专业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不仅利于普及,也利于提高。毛主席在《讲话》中号召革命的文艺专门家应当重视群众中萌芽状态的文艺,注意群众的墙报、通讯文学、小剧团、歌唱、美术等等,充分体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重视普及工作、重视群众文艺的伟大思想。专业向业余学习,从他们那里吸收由群众中来的养料,使自己充实起来,使自己的专门不致成为“空中楼阁”。同时又帮助他们,使普及的文艺逐步提高。
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从工农兵出发,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统一的方针。任何把普及和提高割裂开来的偏向,使普及失去指导,或使提高失去基础,都会导致背离文艺为工农兵的根本方向,使文艺创作运动走上邪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