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一木一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03
第4版()
专栏:

一木一石
北京卫戍区某部 牛耘
鲁迅这样说过:“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它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它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另碎事,就是为此。”
鲁迅当然不是要作者不去表现那“伟大的变动”,而是反对那种看不起“一木一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的倾向,提倡多写些工农兵喜闻乐见的短篇作品。
鲁迅自己是说到做到的。他的绝大多数杂文,都是三五百字、千把字左右一篇,小如匕首,却锐似投枪。从每一篇短文里,我们都能看到那个时代的“伟大的变动”的影子。
短篇作品有其独特的长处,它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以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去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从一木一石反映巨大建筑的面貌,又能做到及时,发挥其轻简灵活的战斗作用。好的短篇作品,同那些表现“伟大的变动”的长篇文艺作品一样,也可以深刻地揭示时代的面貌。它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和反映出来的生活事件,同样是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也就更带普遍性。因为,这“一木一石”,正是“巨大的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里反映出“伟大的变动”的一角。
工农兵读者希望我们的作者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不断地改进文风,克服长而空和短而空的毛病,认真研究,下苦功夫,把作品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有的同志认为篇幅短的作品是“豆腐块”,写起来“不过瘾”,他们以为文章拉得愈长,愈表明自己“水平高”,于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种文风,反映了世界观的问题,说明他们对为什么人的根本原则问题还没有解决。广大的工农兵群众每天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有时只能在车间、地头、训练场抓紧一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阅读点文艺作品。那些长而空的东西,他们怎么能看得下去,怎么敢看下去呢?如果硬要把这样的东西塞给他们,不是太无自知之明了吗?这怎么能叫急工农兵之所急,想工农兵之所想呢?
可见,写出“一木一石”,说来容易,其实很不简单。那些自己就不愿做一木一石、一心好高骛远的人,是不可能表现“巨大的建筑”的“一木一石”的,更谈不到表现“伟大的变动”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