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读书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04
第2版()
专栏:

“读书迷”
在河北省成安县委的学习会上,县委委员张素芹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张素芹是李连庄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解放初期,这个村的二千四百多亩耕地,沙丘茅草地占一半以上。如今,这里已经变成“河北小江南”。这个村里的中年人说,“是老同学学得好,领导得好。”
张素芹已经五十出头了,怎么成了中年人的老同学呢?原来,张素芹出身很苦。她很小的那年,两岁的妹妹活活饿死了。那天晚上,她爹以为张素芹睡着了,就同她娘商量说:“把素芹卖了吧,揭不开锅了,饭也不好要,不卖也要饿死在咱家呀!”素芹娘泣不成声地说:“卖——出——去,也是活不成啊!”素芹听到了,一头扑在娘怀里,恳求说:“娘,甭卖我了,咱死也死到一块呀!”这一夜,全家抱头大哭。
在苦水里泡大的张素芹,终于熬到了新社会。解放了,一九四七年,她当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一九五四年,她当上了合作社社长;一九五八年起,她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到现在。开初,她一个字不识。二十多年来,全靠辛勤自学,攻克了文化关。现在,她可以读书,看报,念文件,写心得体会和会议笔记。
解放初期,李连庄村南有一所小学校。张素芹想:抽时间去听听老师给孩子们讲课,不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吗?一天,她带着四岁的女儿秀芳走进小学教室,坐在后边听老师讲课。下课的哨子响了,老师来问素芹,是不是送秀芳来上学,孩子年岁还小点儿吧?张素芹回答说:“不,是我来上学。”这时,学生们已把张素芹母女两个围住,这个说:“没见过带着孩子来上学的!”那个说:“小时候做啥来?现在才上学?”张素芹说:“在旧社会,咱们穷人过着三天烧火,两天不揭锅的苦日子,那里还上得起学?如今咱们翻了身,过上好日子,才能来上学。”以后,张素芹一有空,就带着小孩来听老师讲课。群众说她是“上学迷”、“旁听生”。如今,二十几年一晃过去了,当时的许多“老同学”已经成长为工人、干部、解放军、教师或者是一代新型的农民。他们见了张素芹还亲切地称她是“老同学”。
张素芹常想:我开始学做针线活也是光忘,后来做得多了就熟悉了,学习也只好靠勤学苦练。盛夏的晌午,别人都休息了,她还在树荫下,一字一句地学习。隆冬的深夜,大家都睡了,她还在灯光下一笔一划地写心得体会。实在瞌睡了,她就用冷水洗洗脸,继续再写。有时遇到生字就划个记号,让老师帮助查字典,查一字记一字;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别人,问一句,学一句。记不得,她就采取走着想,坐着看,躺着背的方法,反复学习,反复记忆。
无论工作多忙,时间多紧,张素芹总是挤时间认真读书。饭前饭后,会前会后的空隙,上工下工的路上,劳动休息的片刻,工作之后的深夜,……都是她读书的好机会。一天中午收工回来,儿媳妇洗菜切菜,张素芹烧火做饭,锅里滚着米,她专心致志地读毛主席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忽听一声惊喊:“娘!看锅!”张素芹抬头一看,嗬!锅边冒白沫,米汤淤了一锅台。儿媳妇爱荣又高兴又埋怨似地说:“娘!你真成了‘读书迷’了。”
群众称赞说:“我们的书记这样刻苦学习,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