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每个松林里都有一首英雄的诗——赞越南故事影片《琛姑娘的松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10
第4版()
专栏:

每个松林里都有一首英雄的诗
——赞越南故事影片《琛姑娘的松林》
解放军某部 郭平 王斌
海滩边山岗上的松林里,一个少女在采集用来伪装汽车的树枝。
她欢跃地跑到隐蔽着的汽车旁,在地上插放树枝,为在烈日下午睡的司机遮荫。
她又急忙跑回家取来鱼干,添放在司机的野炊锅里……。
越南故事影片《琛姑娘的松林》,一开始就以几个细腻而又含意丰富的镜头,向我们勾画出了战斗在支前运输线上的琛姑娘的英姿。
英雄的越南军民在美国强盗的狂轰滥炸下,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克服了由于轰炸造成的重重困难,保证钢铁运输线的畅通无阻。影片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中,成功地塑造了女民兵琛姑娘的英雄形象。
敌机袭击公路上急驶的弹药车时,琛姑娘一跃登上卡车的踏板:“我在执行任务!”“我的任务是掩护你和你的汽车!”她回答司机的这两句话,充溢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强烈的责任感,压倒了敌机的喧嚣。任凭敌机一次次俯冲,子弹在耳边呼啸,她警觉地监视着敌机动向,胜利地把汽车引入安全地带。这个勇敢的行动,显示了她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气概。
勇敢、机智、舍己为公、不怕牺牲,是琛姑娘的性格核心。她富有斗争经验,想出了在弹坑上架桥行车的巧办法,果敢地判断着定时炸弹的爆炸时间。当父亲同意她献出那两棵准备重盖房屋的大松树来架桥时,紧接着她欢欣的笑脸,影片有两个镜头:海浪奔腾和晴空白云。这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她的喜悦心情和宽广襟怀。
父亲对陪伴他们度过苦难岁月的松树的回忆,使我们进而看到:正是阶级苦、民族恨,使琛姑娘有着高度的抗美救国斗争觉悟。英雄的性格,犹如参天青松一样,是在斗争的暴风雨中锻炼形成的。
“和炸弹争时间!”这场关键时刻的斗争,着力刻画了琛姑娘的战斗性格。她大无畏地监守在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旁,镇定自若地指挥汽车一辆辆都开了过去……。定时炸弹爆炸了,琛姑娘坚强地挺立起来了!她身披霞光,沾满泥土的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向准备奔赴前方的汽车频频招手。霞光中,我们看到在海浪冲击中巍然屹立的礁石,刚劲挺拔的松树,这些不正是琛姑娘英雄形象的极好写照吗?
影片也热情歌颂了党的基层干部、琛姑娘的父亲、人民军司机和民兵们团结战斗的英雄群象。虽然笔墨不多,却都英姿勃勃。尤其是汽车通过第一个弹坑时的场面,感人肺腑:弹药车刚开到桥上,附近突然有颗定时炸弹爆炸,眼看车和桥有陷落弹坑的危险。民兵们毅然跳下弹坑,以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硬是用肩膀把车和桥扛了起来,使汽车胜利通过了。银幕上时而是人民军司机的特写镜头,时而是桥下英雄民兵们一张张充满坚毅神色的脸孔,淌满汗水的肩膀。这是一座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构成的桥,美帝国主义是永远轰不垮,炸不断的!
《琛姑娘的松林》是一部情节生动、扣人心弦的故事片,也是一首铿锵激越、优美动人的散文诗。影片并没有千军万马的场面或离奇曲折的情节,却具有激荡人心的艺术力量。它以生动凝练的笔墨,描绘着故事;又借景抒情,以景烘托人物。时而是硝烟弥漫的公路,紧张激烈的战斗情景;时而是大海、松林、礁石等富有感染力的镜头。影片格调波澜起伏,引人浮想联翩;充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激情和诗意,使观众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和银幕上英雄的越南军民融合在一起,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看到敌机炸坏的房屋、凝固汽油弹烧伤的婴儿,我们胸中燃起对美帝国主义的万丈怒火;看到琛姑娘和军民们一次又一次战胜敌机、排除困难,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分享着战友们胜利的喜悦。
影片结尾,又出现了在阳光下琛姑娘采集树枝的英姿,又响起了人民军司机和琛姑娘的一段对话:
“听说这路旁有一片松林,保护来往的汽车,它用了个姑娘的名字命名,这个姑娘叫琛……。”
“可能在别的地方吧。这儿松林很多。”
前后呼应,寓意深远,令人再一次想起这战斗的一天里无数琛姑娘的一幕幕动人情景。苍劲挺拔的松林,象征着越南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的坚强决心和钢铁意志。结成铜墙铁壁的千百万英雄人民,正是胜利进行抗美救国战争的伟力之深厚根源所在。
是的,越南有许多这样的松林,有成千上万象琛姑娘这样的英雄儿女,每一个松林里都有一首英雄的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