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11
第2版()
专栏:

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的问题
一九七一年春天,兴和县委的一位负责同志带着一个宣传队,到了店子公社石咀子大队。
这一带是比较偏僻的山村,是老解放区,有革命传统,多年来生产和征购任务一般都能完成。过去县、社都认为这个大队不会有多大问题,很少去人。
真的没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这里的学大寨群众运动搞不起来,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呢?深入群众一了解,原来这里的阶级斗争相当尖锐。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势力从许多方面严重地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为什么这些事情没人管?原来是大队党支部书记在阶级敌人的腐蚀、操纵下成了蜕化变质分子,重用坏人,欺压别的干部和社员群众。这样,贫下中农的生产积极性怎么能高涨起来呢?
这样严重的问题过去为什么没有发现?根本原因还是过去的县、社党委中了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毒,没有认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县委和宣传队的同志用党的基本路线发动群众,贯彻执行总路线、总政策和“一打三反”的具体工作路线、具体政策,正确区别和处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了。好的和比较好的干部提高了路线觉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新的领导班子建立起来了,老区人民的革命传统发扬起来了。改造山川的农田基本建设,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进展得快。
这一场斗争,进一步教育了县委的同志们,使他们加深了对于基本路线指导各项工作的关系的理解。
店子公社黄土窑大队,从一九六四年就开始学大寨,而且是当时的县委抓的重点。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量一九六四年是一百八十斤,一九六六年上升到三百三十六斤。当时,有些人认为形势很好,没有问题。可是,一九六七年降下来了,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七○年一直是二百多斤。原因是什么?是只抓生产没抓政治么?好象不是。当时县委派到这里蹲点的工作组也不断地喊着抓学习、抓政治。可是,当时所谓的“突出政治”只是一种空谈,并不用来统帅生产和经营管理,也不用来抵制资本主义倾向,更不用来解决领导班子本身的问题。工作组在时抓生产抓得紧些,产量也能有所增加;工作组走了,大队主要干部的思想还是老样子,资本主义倾向又抬头,产量就下降了。
一九七一年,县委派出的宣传队在这里抓了路线教育,帮助整顿了领导班子,开展了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想斗争,调动了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改进了经营管理,在灾情较重的情况下,粮食亩产又上升到三百多斤。今年,这个大队的党支部进一步开展了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批判,把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建设就搞得更好了。
黄土窑的经历,进一步教育了县委的同志们,使他们认清了:抓纲必须带目,不然就是空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