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宿松湖山绿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15
第2版()
专栏:

宿松湖山绿遍
长江北岸,大别山麓,安徽省西南部,有个宿松县。人们走到这里,就会看到,湖山明媚,绿林遍布,象是一幅幅美妙的山水画。
宿松县境内高山矗立,湖港纵横,耕地面积六十多万亩,宜林山场却有一百零三万亩,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好地方。传说,唐代诗人李白有一次路经这里,前往江西彭泽,因酒醉赶不到县城,便露宿在松林中。这个传说告诉我们,过去这里是个林木繁茂的地方。可是,在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下,到了解放前,这里已经是松城不见松,“人无蔽荫树,鸟无栖身处”了。
在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下,宿松县人民决心使全县荒山绿遍。宿松县委对林业生产十分重视。身患重病的县委书记田有余常说:“不干到宿松荒山绿,死也不甘休。”几年来,县委几个主要领导同志,风里来,雨里去,搞调查,作规划,每年冬春亲自上阵,同群众一起绿化荒山。几年来,男女老少,人人出动,组成一支又一支绿化大军,奔向广阔的原野,登上高耸入云的山峰,掀起一个又一个造林热潮。小伙子向老年人说,希望你们多活上几年,好在这树荫下歇凉!老年人说,我们一定可以赶得上在这树荫下歇凉,即使赶不上,还有你们呢!
罗汉尖海拔一千零一十一米,是宿松县的最高峰。人们来到这里,鸟瞰全境,一片葱绿。杉木长得比碗口还粗,株株行行,整整齐齐,从山脚下盘上了顶峰。过去,人们形容这里是“菜花垇,虎豹跳,芭茅割颈,石头绊腰”。现在,这里传颂着“十二英雄显本领,罗汉尖上安下家”的故事。柳坪公社红光大队十二个社员,登上了这个野兽出没,从来没有人烟的高峰,挖山造林。近八年来,他们在这里造林二千八百多亩,全大队平均每人造林两亩多。
过去山区没有造林的习惯,只靠风吹树籽自然成林。如今人们大量采集树籽,按照人们的意志,播种造林。目前,正是果实满枝头的金色秋天,山野里,树丛中,到处是采树籽的人群。一篮篮、一包包树籽送往生产队。每年全县要采集各种树籽十万多斤。有一个共产党员和三个老贫农,背着干粮,先后跑遍湖北、江西和本省六个县,采集各种树籽一千多斤。
这里人们喜爱栽杉种竹。杉树木质细腻油润,抗压防腐性强。杉苗下地,只要十年便长成六、七米高的杉木,正身可以盖房、架桥,枝丫是挺好的烧柴。而且,杉木的再生力很强,砍伐过后,能出许多嫩苗,只要抚养得好,隔几年又可再伐。毛竹的生长力更强,一根竹子每年至少出三、五支竹笋,出土后一年成材,一般能长十米来高,比水瓶胆还粗。
丘陵,在宿松县占着近三分之二的地面。以往,松竹世居深山;在黄土岗、白沙岭上能种活几棵马尾松就是喜事。现在,这里不仅要栽杉插柳,人们还把松竹请下山来。长湖公社长桥大队,过去多见石头少见土,滴水贵如油。可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群众手持两齿蟹夹锄,把石壳一层层打开,把沙石搬走,再把塘泥挑上来,一个冬春造林二百七十多亩。他们让五千多棵杉、竹在这里安家落户,桐、松、茶、果树长得枝繁叶茂。
柳树容易栽活,成长又快,江边湖畔,到处皆是。“百里江堤百里柳,百里柳林迎浪头。”这是宿松人民描写长江边四旁植树的诗句。程营公社在十八里的长江大堤外滩,就栽培柳树二十三万多棵,筑起了一道拦风挡浪的绿色长城。河塌公社鲁元大队所在的地方,雨水出奇的少,一刮风,五里黄岗飞沙走石,走路对面不见人。为了改变当地的自然面貌,广大社员除在六千多亩荒山造林外,还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栽树四十万棵,密密层层,每人平均二百零三棵。
植树造林是一场战斗,保护森林的任务更为艰巨。宿松县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护林模范。同马江堤有个护林员,名叫张贤友,六十多岁了。他日在柳林转,夜在柳林宿,爱林如命。在他的护理下,五里长的林带郁郁葱葱,惹人喜爱。
林业发展起来,对农业有很大的好处。毛坝公社横港大队,原来特别缺柴,每年要花上万个劳动日外出打柴。没有柴打,就挖草皮、烧牛屎,结果影响了水土保持,夺走了农业的肥料,占用了大量的劳力,束缚了生产的发展,粮食亩产不过四百来斤。后来,横港大队采取了抓粮带林、以林促粮的办法,大造三大林(薪炭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到一九七○年,仅三年时间,这里的农、林、牧全面发展,烧柴自给有余,用材和桐油基本自给,还把林业方面的收入五千多元用来发展农业生产,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八百四十多斤,生猪饲养量每户达六头。
现在,全县社队已办起了林场二百零四个,生产队普遍建立了育苗基地。全县绿化面积,占宜林面积的百分之九十,真是粮丰林茂,五业俱兴。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