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苗山跑铁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15
第2版()
专栏:

苗山跑铁牛
冯轩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部,有一片高山苗乡。每当晨曦初露时,人们就看到一辆辆东方红牌拖拉机开出村寨:有的挂着闪亮的犁头奔向田野,有的拖着满载苗山特产的拖车驶向山外的县城。这里就是被人们称赞为“苗山跑铁牛”的凤凰县腊尔山公社。
在解放前,腊尔山一片凄凉。苗族人民在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长期过着刀耕火种的贫困生活。他们一无耕牛,二无农具,只好用石锄开荒,用人拉着木犁耕地。“有女莫嫁腊尔山,人当耕牛去犁田,野菜树叶当食粮,包谷壳壳当衣穿。”这首歌谣,就是当时苗族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解放后,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苗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修起了一条通往外地的宽阔公路,改变了苗山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状况,为苗山实现农业机械化开拓了道路。在国家的帮助下,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这里办起了拖拉机站。
腊尔山公社田土分散,有的散布在狭谷里,有的挂在山腰上,只有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可以通行,给实现机耕带来许多困难。苗族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偏远的苏马河大队为了早日让拖拉机开进村寨,在寒风刺骨的天气里,全大队男女社员齐出动,斗风雪,战严寒,开山修路。的贺大队在修建机耕道时,遇到暴雨,山洪几次把路基冲垮。但是,贫下中农毫不气馁。他们豪迈地说:“困难九十九,难不倒苗家一双手。”他们鼓起干劲,把路修好。拉仁大队在修路中遇到一段岩石,贫下中农就从山上捡来大堆柴草,架在岩石上,用大火猛烧后,泼上冷水,使岩石炸裂,然后用钢钎把它撬下了百尺沟壑。广大贫下中农在荒山乱石中劈出了一条条平坦大道,使拖拉机开进了苗寨。
当拖拉机进田翻土的时候,有多少苗家人民激动得喜泪纵横,百感交集啊!柳滚大队苗族贫农龙光庭抚摸着崭新的机器,不禁想起了解放前的悲惨岁月。那时,他整天背着沉重的木犁耕地,绳索勒进了他的肩膀,咬烂了他的肌肉,他多么渴望有一头耕牛!解放后,他分得了耕牛农具。而今,他又看到用上了拖拉机犁地,真是两个社会两重天啊!
现在,腊尔山公社有十二个大队,一万多亩稻田,都可以用拖拉机耕作。春天,年青的拖拉机手驾着铁牛奔驶在田垄里,翻耕着肥沃的土地;秋天,他们又驾着铁牛,把金灿灿的稻谷运往苗寨的粮仓。过去,春耕时节,苗族人民起早贪黑,还忙不过来;现在拖拉机往地里一开,大片的良田就翻了出来,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提高了复种指数。全公社的粮食总产量,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六百五十万斤上升到九百一十万斤。他们不仅改变了过去年年吃统销粮的状况,而且每年还交售二百一十多万斤粮食支援国家建设。过去,这里的苗族人民把农产品运出去,把农用物资运进来,全靠人肩挑、畜力拉;现在有了拖拉机,结束了长期以来肩挑背负的历史。
机耕事业的发展,把一大批劳动力从田间解放出来,促进了林、牧、副、渔的大发展。过去光秃秃的山上,现在造出了一片片葱翠的幼林。碧波荡漾的水面,白鹅欢叫,群鸭相逐。各大队猪只满栏,牛羊肥壮,到处是一片五业兴旺的景象。
今日的腊尔山公社,不仅有了拖拉机,而且还有了插秧机、脱粒机、抽水机、碾米机、饲料加工等机械。走进这个公社,到处都可以听到机器的??响声。苗族人民不禁满怀激情地唱起了美好的赞歌:
没有五彩的丝线啊,
那能绣出苗家绚丽的花边;
有了毛主席革命路线啊,
才有苗家幸福的今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