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煤海青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15
第2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煤海青春
我们来到了鸡西滴道煤矿,只见座座井架高耸,排排厂房林立,满载乌金的矿车来往不绝。人变,矿变,井变,换了人间。
滴道煤矿,是黑龙江省鸡西矿区最大的煤矿,储量丰富,以盛产主焦煤而著称。但是,过去由于反动派的掠夺性开采,致使有的矿井煤层被破坏,坑道坍塌;有的因瓦斯爆炸而报废。解放以来,广大职工进行了艰巨的恢复工作。他们又大搞技术革命,普遍使用了康拜因、截煤机等机械开采,代替了原来的人工开采;还新建六对斜井,使煤炭生产成倍增长。在新井不断投入生产的同时,一些老井也焕发了青春。他们组织了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探煤掘进队,经过两个月的苦战,打通了八井的三百多米石牙,找到三个可采煤层。
现在,这个矿的领导干部,大都是由煤矿工人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参加各级领导班子的工人,就有二百三十多名,有三名工人还参加了鸡西市革委会的领导工作。今日的矿工,已成为矿山的真正主人。
李文德是经历过悲惨生活的老矿工,他在三十七年前,被地主逼得走投无路,从山东逃到这里下煤窑。那时节,李文德一家七口,为饥饿所迫,在短短几年中,就死去了五口。解放后,李文德在党的培养下,当了干部。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他被大家选为矿革委会主任,两次幸福地见到了敬爱的毛主席。他坚持调查研究,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多次解决生产关键问题。广大工人赞扬说:“老李真是咱们的好带头人。”他说:“矿工当了矿山的主人,做事、干活就得拿出主人翁的态度来!”
尚大珩是一个吃野菜长大的苦孩子,解放后在党的教育下不断成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担任了三井的领导工作。每当生产的关键时刻,他总是吃苦在前,迎险而上。一次,一一六场一段顶板突然下沉。在这紧急关头,尚大珩带领工人冲了进去,站在急剧下沉的顶板下,冒着危险串木头,打顶子。经过一场激战,排除了险情,恢复了正常生产。
我们来到了滴道河北工人住宅区,站在山坡上的工人之家向南了望,只见方圆几公里的地方,一片通红,全是整齐排列的砖瓦房。解放前,这儿是一片荒泽。那时矿工没有房子住,几百人拥挤在夏不遮雨、冬不挡风的大席棚里。解放后,象这样大的工人住宅区就建立了八个。在住宅区和住宅区附近,还建了一所矿医院,十六所保健站和红医站,三所中学,六所小学,十一所商店,四所俱乐部和一所敬老院。
在反动统治时期,滴道矿是一座人间地狱,四周层层电网包围,岗楼林立。工人忍饿受气,在把头和监工的刺刀和皮鞭下,每天要干十四、五个钟头的活。那年头,反动派、把头随意残害工人,加上繁重的劳动,疫病流行,不知有多少矿工惨死在煤矿上。滴道河北八万多平方米的万人坑,就是铁的见证。
看看现在,想想过去,滴道矿的广大职工,更加热爱毛主席,更加热爱共产党。他们日日夜夜,奋战煤海,决心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