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秦淮新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17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

秦淮新歌
秦淮河,这条历史悠久的名河,是南京城经历的天翻地覆革命巨变的一个见证。解放前,城外秦淮河两岸是“乱坟草塚,荒江野渡”。市内沿河两岸,一方面是酒楼、烟馆、舞场,官僚、买办、反动政客在这里为非作恶;另一方面是风雨飘摇的棚户区,劳动人民大批失业,沿街乞讨度日。解放后,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南京人民彻底荡涤了秦淮河的污泥浊水,在两岸写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篇章。今日的秦淮河畔,已经成为南京市新兴的轻纺工业基地,机械工业、电讯仪表工业、化学工业等也日益发展。一九七一年,南京市工业总产值,比解放初期增加一百倍,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了一倍多。仅秦淮河两岸的轻纺工业和区属工业产值,就比解放前夕全市的工业产值增长近十倍。
南京第二机床厂的发展史,是秦淮河两岸机械工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解放前,整个南京城连一枚元钉、一台普通车床都不能生产。现在,光是秦淮河两岸新兴的各个机械制造厂,就能成批生产六七十种型号的精密机床,以及成套化肥设备、矿山机械、拖拉机等多种机械产品,有力地支援着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南京第二机床厂的前身,是一个仅有三十多人的度量衡厂,那时,他们只能生产老式的木尺、木斗、木秤。十多年来,这个厂的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先后试验成功大量的新工艺、新技术,试制出了新产品。仅一九七○年到今年上半年,全厂就实现技术革新一千多项,把工厂的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目前,这个厂已拥有两千多工人,六百多台自制和专用设备,能生产二十多种齿轮加工机床产品,其中剃齿机、珩齿机、珩磨轮等许多新产品、新工艺,都达到了先进水平。三米二滚齿机,身高三米,长七米,能加工制造直径三米二的大型圆柱齿轮,这是机床工人开展学大庆运动以来的一个新成就。今年年初,这个厂接受一项紧急任务:生产一种能加工大型齿轮的机床,以适应矿山、冶金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这种机床有许多困难,工人们说,大庆工人脚踏荒原采石油,我们要自力更生攻难关,支援钢铁生产。这台滚齿机体积大,原有车间安排不下,工人们就在空地上搭起芦席棚干。最大的部件有八吨,厂里只有五吨的行车,他们就用土扒杆吊。加工壳体和工作台没有大设备,大家就以“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用小车床一点点地加工。靠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工人们只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制造成功了这台大型滚齿机,精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及时满足了冶金矿山生产发展的需要。
秦淮河两岸密布的大小轻纺工业企业,日夜不停地为人民生产着各种美观大方、经久耐用的纺织品、日用工业品,更给秦淮河增添了新的景色。秦淮河两岸的纺织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到解放前夕,全城的纺织工业,只剩下三十多家小厂和手工作坊,工人总数不满二百人。解放以后,纺织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对旧纺织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秦淮河两岸新建起了几十家纺织工厂。新型的国产自动布机代替了脚踏木织机,染色机械化代替了“一缸、二棒”的落后手工操作。秦淮河畔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棉纱、棉布、丝绸、毛巾等产品的产量,比解放初期分别增长七十倍到两百倍。
生产“南京云锦”的东方红丝织厂,解放前夕,只有四个工人,两台木织机。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丝织工厂,有各种自动化的丝织机几百台,生产的品种有被面、锦缎、传统的云锦和新近发展起来的合成纤维织品,年产量比解放初期提高成万倍。
在这个厂明亮宽敞的丝织车间里,随着自动丝织机的“轧轧”声,一幅幅图案美丽大方的锦缎、线绨被面源源不断地倾吐出来。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东方红丝织厂进一步端正了工厂的生产方向,对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丝绸被面、衣料等产品,努力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改进花色品种。今年八月份,这个厂生产的各种丝织品的质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一等品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三以上。传统工艺品“云锦”的生产也不断发展。
唐代诗人李白在描写秦淮河的景色时,曾有过“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今天,在白鹭洲街道,人们可以看到秦淮河巨变的又一个侧面。解放前,这里纯粹是消费区和剥削阶级吃喝玩乐的地方,流浪无业人员将近四万人。解放以后,党和政府逐步将失业无业人员安排到各种工作岗位上,初步改变了街道的面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白鹭洲街道革委会又把家庭妇女、社会青年和各种闲散人员组织起来,建立了十二个街道工厂,生产塑料、化工、五金、电讯仪表等工业产品,去年一年为国家创造了两百多万元财富。开始由七个居民在秦淮河边半间民房里组织起来的火花玻璃仪器厂,现在已发展成有几百个工人、每年生产上百万元产值的工厂。他们开始搞普通的玻璃试管、安培瓶。后来听说国家急需一种瓦斯继电器水银开关,工人们下定决心,要把它试制出来。水银开关里要充进一种气体,但他们起先搞不清这是什么气体。工人们就用能找到的各种气体反复进行试验,摸索了三个月,终于制造成功。经过电力部门长期使用,证明这种水银开关灵敏度高,成本也比较低。后来,他们又相继试验成功近百种水银开关电器,许多产品填补了我国仪表工业的空白。
随着秦淮河两岸工业的兴起,秦淮河也得到了新生。解放前,秦淮河长期得不到疏浚治理,沿河垃圾成堆,蚊蝇孳生,浊水横流,河道淤塞,威胁着两岸劳动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解放以后,党和政府领导南京人民先后五次疏浚秦淮河,改建涵洞闸坝,开挖土方三百多万方,使秦淮河变成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南京市革委会又在秦淮河入江处建造抽水机站,引江入淮,灌溉秦淮河上游江宁、句容、溧水三县的五十多万亩农田。秦淮河畔还新盖起许多工人新村、宿舍大楼,沿河马路、桥梁整修一新,两岸河堤上种植了各种树木花草。每当春暖花开时,秦淮河两岸垂柳吐芽,百草争芳,成为劳动人民休息的良好场所。
古老的秦淮河,正在经历着伟大的革命变化。在党的领导下,两岸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将把秦淮河装点得更加壮丽!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