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瘫痪十年的病人站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17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

瘫痪十年的病人站起来
一九六一年,刚满十八岁的姜云兰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山东省乳山县冯家公社南汉村大队参加农业生产。她劳动不怕脏不怕累,受到贫下中农的好评。可是,不久她得了一场重病,卧床不起。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影响下,农村缺医少药,她的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病情日益加重。起初是瘫卧不能起床,后来发展到连嘴都张不开,不能说话,不能吃饭。云兰一家人对治好她的病失去了信心。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济南部队某医院医疗队野营训练来到云兰的家乡。有一天医疗队在巡诊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姜云兰。他们把阶级姐妹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决心排除万难,把她治好。
第二天,医疗队的房秀爱和赵逢春身背药箱,从几里外的宿营地顶风冒雪来到小姜的家。她俩按照医疗队集体商定的治疗方案,从解决云兰张口吃饭问题入手,进行扎针、按摩。
一次,小房和小赵为云兰扎针、按摩后,云兰的口稍微张动了一下,这证明她的下颌关节并没有融合,张口完全有希望。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姜云兰的嘴只张到一厘米半。
房秀爱和赵逢春分析病人张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牵拉下颌的肌肉不能充分收缩。她俩开始在自己的下颌肌肉组互相扎针,寻找继续给云兰治病的途径。一次,小赵在小房增音穴上一厘米处扎了一针,小房感到整个下颌麻胀,加电后,随着电流的波动,下颌关节活动加剧,嘴不由自主地一张一合。小赵照样体会针感,也收到同样效果。
新针点找到了!她俩高兴得跳了起来。
通过用新针治疗,姜云兰的嘴渐渐张开了。看着她大口大口地嚼着饭菜,小房和小赵心里乐滋滋的。
姜云兰身体渐渐强壮起来了,房秀爱、赵逢春又开始给她治不能说话的毛病。
姜云兰的母亲看到长期不能说话的女儿如今能说话了,激动万分,对小房和小赵说:“你们真是毛主席的好战士啊!”
部队野营训练即将结束了,医院党委决定把姜云兰接到医院治疗。
姜云兰住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扎针、电疗、按摩,肌体机能得到恢复,严重萎缩的四肢肌肉恢复也比较快,血液循环加强,筋骨活动也灵活多了。体重由原来的五十七斤,增加到九十七斤。为巩固和提高疗效,姜云兰开始进行身体锻炼。起初,别说是走几步,就是扶着东西站起来,也是东倒西晃。为帮助她锻炼,小房和小赵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病人的胳膊,一步一步地挪动,三十米长的走廊需二十多分钟才能走一趟。
精心的护理、治疗和积极的锻炼,使姜云兰的体质越来越好,但是由于长期不活动,肌肉已经萎缩,突然加强锻炼,血液循环还远不能适应要求,血液中水分渗入细胞组织,下肢出现浮肿现象。理疗科的同志又给云兰进行理疗。经过五十多天的理疗,终于使病人逐渐提高适应能力,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