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因地制宜打井浇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19
第4版()
专栏: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

因地制宜打井浇地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久旱不雨,春小麦仍然获得较好收成,秋庄稼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土默特左旗历史上是“十年九旱”的地方,年降雨量少,地面水源又缺,有几条小河,大多常年无水,只在洪水期才能拦蓄一部分水。由于水缺,解放前这里的粮食平均亩产只有几十斤。碰上大旱,禾苗枯死,连种籽也收不回来。
人民公社化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年来,这个旗的广大社员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发水源,使以往那种“靠天吃饭”的局面有了很大改变。
这个旗的广大社员在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土洋结合,讲求实效。现在全旗二百八十五个大队,已有二百一十五个大队有了电机井,有的大队电机井达到十二眼。即便这样,他们对原来的土井、水车井仍不废弃,能利用的尽量加以利用。
在土默特左旗的南部有不少公社,土地分下湿地、沙地、淤地三种。下湿地的地下水位高,盐碱化严重,而另一部分沙地却干旱缺水。当地社员因地制宜,在下湿地里打“蜂窝井”,即每亩地打七、八眼土井,把这些井里的水提上来,通过渠道流到远处的沙地里。这样,既使沙地得到了灌溉,又降低了下湿地的地下水位,使盐碱地得到改造。去年,巴什公社的金星大队用这个办法使许多下湿地的粮食产量得到提高,成为当地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