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万事通”成了“虚心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20
第4版()
专栏: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万事通”成了“虚心学”
朱合龙一年前进四平植物油厂当工人。开始,他在基建工地劳动,干得满欢,可就是不太虚心。老师傅教他做活,他表面上答应着,心里却想:那点事我都懂得,没什么了不起!其他人谈工作,他听了总要评头品足,议论一番,表示自己什么都懂。时间长了,大家叫他“万事通”。
基建完工以后,机电车间党支部研究青年徒工分配时,有人反映说:“万事通”谁的话也不听,这个徒工不好带。大家认真分析了朱合龙的思想,认为,小朱的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根子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党支部决定,一方面依靠老工人对青年积极热情的帮助;一方面领导团组织教育青年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同时决定把朱合龙交给党支部委员、电焊老工人刘相江师傅带。
老刘接受了带“万事通”的任务以后,经常找小朱谈心,给他讲述自己十六岁在资本家工厂当学徒的经历,说明旧社会学技术之难,鼓励小朱为革命虚心学习真本领。小朱听了,表示要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好好向师傅学习。但不久,他“万事通”的毛病又犯了。
一次,油车间拿来一个铸铁阀门,座上有个小砂眼,请电焊工给补上。小朱二话没说,拿起工具就焊。焊了老半天,不但没补住砂眼,相反,小孔变成了大孔,阀门焊坏了。刘师傅见了,恳切地说:“小朱啊!没做过的活,要先问一问,活不同,焊法也不一样。”“吃一堑,长一智”。小朱认识到要尽快掌握技术,必须虚心向老师傅学习,不能自作聪明。
一天晚上,铸工的天车坏了,还没有焊完。刘师傅说:“今天天黑了,明天起早焊上,不要影响铸工的白班工作。”小朱心想,明早我五点钟来,不到七点就能焊上,保证影响不了生产。可是第二天早上他五点钟来到工厂时,刘师傅已快把天车焊完了。小朱脸上热辣辣的,感到很惭愧,连忙上前接过师傅的焊把,把最后一点焊完了。刘师傅当即表扬了小朱关心生产,主动承担任务的革命精神。小朱连连检查自己来得太晚,表示虚心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师徒俩越谈越热乎。
从此以后,朱合龙虚心听老师傅讲,又从书本上学,刻苦钻研技术。每天把机械、工具擦得干干净净,提前做好生产准备。朱合龙从“万事通”变成“虚心学”,思想上和技术上都进步很快,最近加入了共青团。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